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自主招生-不考白不考

(2010-12-09 17:35:20)
标签:

自主招生

教育

生源

考分

第一志愿

实考

分类: 中学回忆

    本来的题目是‘闲话自主招生-不考白不考,考了也白考’,但是觉得少部分学生还是不白考的,还是严格一点吧。

 

1.自主招生的本质--提前锁定目标生源 

    在自主招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直是高校,而不是考生;追求优秀生源是大学招生的永恒主题, 所以自主招生的本质就是为了提前锁定高校目标的生源。但是不同大学对优秀的理解不同,所以招收的优秀学生也不同。比如今年清华推出的B计划,招收的是贫困地区相对优秀的学生,这和考试中的高分考生就不相同。

    但是,从自主招生的主要方面来说,是为了提前锁定期望的生源,而高校期望锁定的目标生源是本来能考上本校,但又可能报考他校的考生。例如,北大去年的‘补考’就是典型的例子。更极端的是,如果一名考生已经校荐了北清中的一所,那么自荐另一所时如果表明已经校荐了隔壁,那么自荐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

 

2.对考生来说,考试过程--不考白不考

    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一般超出中学教学或高考大纲范围,例如清华的招生老师曾形象的比喻:‘自主招生就像是把一群不会游泳的孩子扔到水池里,看谁扑腾的像样’。

    对于优秀生,他们一般都学有余力,正在准备着1门或几门学科竞赛;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更深一层学习,接触了大学的相关内容,参加自主招生无非多一次考试,无需额外准备。

    对于其他考生,临时去参加自主招生的培训,一般情况效果非常有限,所以也没什么必要特意进行准备,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找1-2所自己心仪的学校报名,保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心态,只要能通过初审就去笔试,能拿到加分最好,拿不到也没什么损失。

    这期间给家长增加的工作量,比如网上填表报名、复印/邮寄相关材料、开网银交费、送考、住宿等就暂且不考虑了,谁让您是家长哪。

 

3.对考生来说,考试结果--考了也白考   

    多数高校对于自主招生的加分,分为录取优惠和选专业优惠2部分。例如2010年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是按照笔试和面试的综合成绩排队,然后给出不同的优惠:

录取-60分;[是否有专业优惠不清楚]

录取-30分,实考分正常上线保证第一志愿;

录取-30分,实考分正常上线保证前2志愿;

录取-30分,实考分正常上线加10分选专业;

录取-20分;

录取-10分;

录取-5分。

 

   对考生而言,也分为几种情况:

  1)拿到加分但没用上,实考分录取:对于优秀生,拿到了大学的加分,因为他们本来也能自己(实考分)考上,这下就可以放松了;例如2010年高考的孩子3/4月份就开始准备高考结束去世博会玩,网上订票、安排日程等。弄得校长和老师挺发愁,需要额外做工作来督促他们高考认真对待。这些孩子中有很多(不是全部)拿了保送、加分或保证第一志愿的优惠,还挺会考试,考试的分数很节约,实考分刚刚高过学校录取线,一点不浪费。试想,这些孩子要是什么录取优惠也没有,高考时全力以赴,结果会是什么样?

   2)用上加分录取:能够进入心仪的学校,但专业可能不满意。对于需要使用加分才能达到高校录取线的考生,由于很多高校在选专业时是按照实考分排队,这样可能无法选择原来心仪的专业志愿,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又觉得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如果入学以后能转换专业还好,如不能,不喜欢的专业得熬4年。

   3)对于没拿到加分的考生,这可真是白考了,就算是一次经历吧,以后回忆起来,或许会别有滋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