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北京奥运中心区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关于奥运中心区的文物古迹的各种传闻也越来越多,我作为这三处文物古迹主管单位的负责人,有必要说一说这三处文物古迹,澄清一些事实,以免以讹传讹,影响中国的声誉。
北京奥运中心区有三处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即:北顶娘娘庙、龙王庙、弥陀古寺。人们一般都知道北顶娘娘庙,不大知道龙王庙和弥陀古寺,我给大家说一下。
北京娘娘庙
龙王庙
北顶娘娘庙地处原大屯乡北顶村,始建于明代,内供碧霞元君,有说碧霞元君为东岳大帝的女儿,所以也有一种说法说北顶娘娘庙为朝阳门外的东岳庙的下庙,是东岳大帝的一座行宫。北顶娘娘庙是北京“五顶八庙”之一,是皇帝赐建庙,有比较高的历史地位。北京大学候仁芝教授确认北顶娘娘庙的山门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坐标,北京南端的坐标是燕墩。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是中轴线的坐标为什么不在中轴线上?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对中轴线坐标的设立不了解。中轴线上是不可能设置什么东西的,一个城市的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一定要保证畅通无阻,所以中轴线的坐标一定在中轴线以外的一个地方,所以,北顶的山门和燕墩都不在中轴线上,但是,找到燕墩和北顶的山门,各自往东三百米,这就是北京的中轴线。
北顶娘娘庙原在北顶村内,周围都是村里的民房,多年前外人在远处看不到这座古庙,但北顶娘娘庙一直是朝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北京奥运会还没有申办下来前,区里已经对这处文物古迹进行过保护性抢修,修复了山门和钟楼,并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方案确定下来后,北顶地区居民搬迁,民房拆掉,北顶娘娘庙逐渐露出真面目,当时北顶在地上像样的建筑只有山门和一层殿,后院被盖成一圈平房,曾经做为北顶小学用。因为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负责拆迁的公司没有把北顶和民房一起拆掉,而是上报区文化委员会,申请拆除。区文化委员会将此事上报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应该在原地保留这一处珍贵的文物古迹,市文物局同意区里的意见,要求北顶原地保留,但负责此地建设的工程公司提出此地块已经由他们公司收购,他们是这块地的主人,如果北顶娘娘庙原地保存,必须由规划部门拿出正式意见,时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现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亲自带领专家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到现场办公,当场拍板,调整规划,北顶原地保存。
网上传说的此地发生龙卷风后,政府才决定保留北顶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当时,龙卷风还没有发生。
北顶确定原地保护后,北京市文物局拨了专款,由朝阳区文化委员会负责招标修缮,文物修缮首先要进行地面和地下勘探,在勘探中,发现北顶娘娘庙的原址比当时知道的要大得多,于是,区文化委员会提出对北娘进行全面勘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勘探,确定了现在北顶三进院四层殿的格局。
这时新的的问题出现了,奥运工程“水立房”的建设地点和新勘探出来的北顶娘娘庙的旧址太近。一个办法是不顾北顶娘娘庙新的勘探结果,按原来的规划修建“水立方”,一个是尊重北顶娘娘庙的历史格局,把“水立方”向北移,奥运工程指挥部和北京市规划局、北京市文物局协商后,决定:“水立方”在原来的选址处往北移100米,原址保护北顶娘娘庙。
这一决定非常英明,在国际上受到极高的赞誉,被认为是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者中保护历史文物的典范。
在北顶娘娘庙的修建中,确实刮过一次龙卷风,龙卷风掀掉了“水立方”的临时工棚,造成数十人受伤,二人死亡。但那时,北顶的完整修缮方案已经确定。
在奥运地区施工的人经常有人去北顶给娘娘烧香倒是真的。图个吉利嘛!无可厚非。
现在北娘娘的修缮工程可以称为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在奥运工程开工前就已经完成了。二期工程主要包括修复鼓楼、天王殿、娘娘殿、做好所有殿址的地基,修好围墙及神像的塑造,整个院子的景观布置,预计七月初完工,至于在奥运期间能不能对外开放,要看奥组委的统一安排。
发几张北顶的照片给大家看看,这都是珍贵的施工中的照片,别人照不到,因为你没有出入证。
再说说龙王庙。
龙王庙地处原朝阳区洼里乡龙王堂村,原址曾作为村里的小卖店,仅存山门和一个小庙。奥运工程开始后,龙王堂村全部外迁,民房拆除后,龙王庙显露出来,龙王庙看着虽小,但是历史上地位很高。北京的龙王庙很多,但是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洼里的这一处龙王庙地处北京的北部,号称北海龙王庙,供奉的是北海龙王敖顺,北方属黑,所以此处龙王庙的瓦都是黑的。还有一点,一般的龙王庙都是求雨的,洼里的这一处龙王庙镇雨的。为什么?因为历史上尘洼里地势低,下雨成涝。你想想这个名字--洼里。据说明朝时这里还能训练水军,那得有多大的水呀!龙王庙门前有一处泉眼,曾经常年喷水。这处龙王庙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经五年多年的历史,院内现存两统石碑,一统为明朝正德年立,一统为大清乾隆年立,清楚地记载着龙王庙的历史。
在奥运建设中,龙王堂村搬迁露出龙王庙,朝阳区文化委员会提出要原地保护,得到区政府和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市文物局拨专款进行修缮。在修缮的过程中,根据史料,龙王庙恢复了三进院。
因龙王庙地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旁边是北京奥运会升旗广场,北京奥组委一直想在升起广场附近建一处北京奥运村村长办公室,奥组委的领导看到正在修复的龙王庙即有中国传统风格又大小合适,于是决定将此处作为奥运期间的村长办公地点。
于是,龙王庙就按按照村长办公的要求进行重新装修。
在不破坏龙王庙原有格局的情况,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作为责任方,对龙王庙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它既能为奥运会所有,又保持了原有的风貌。目前,村长院工程基本结束,北京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接待205年国家的奥运代表团团长,可能是北京奥运会出镜率最高的地方。
发几张修缮中的龙王庙的照片给大家看看,此处现在已经全封闭,一般人要看得奥运会以后了。
再说说弥陀古寺。
弥陀古寺位于洼里乡羊坊村,如建于清代。为朝阳区文物暂保单位,弥陀古寺只是一个四合的小院,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古寺内墙上保留多幅非常珍贵的壁画。这一处古迹周围初建成奥运会记者村,当时建村时,建筑方曾经提出要拆除弥陀古寺,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坚持必须原地保留。后来建设方与朝阳区文化委员会达成此地,此古寺原址修复。现在这里成为记者村中最具中国传统风格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