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通讯七)》赏析
(2011-01-18 20:18: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
寄小读者(通讯七)
冰心
亲爱的小朋友:
八月十七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西去!
船上生活,是如何的清新而活泼。除了三餐外,只是随意游戏散步。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过后又绝然不玩了。后来自己回想很奇怪,无他,海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海波声中,童心和游伴都跳跃到我脑中来。我十分的恨这次舟中没有几个小孩子,使我童心来复的三天中,有无猜畅好的游戏!
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阑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八月十八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后独倚阑旁,凉风吹衣。银河一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阑下人声笑语,忽然感到家乡渐远。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
十九日黄昏,已近神户,两岸青山,不时的有渔舟往来。日本的小山多半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馒头山”。这馒头山沿途点缀,直到夜里,远望灯光灿然,已抵神户。船徐徐停住,便有许多人上岸去。我因太晚,只自己又到最高层上,初次看见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上的灯光,无声相映。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想是火车周行。……舟中寂然,今夜没有海潮音,静极心绪忽起:“倘若此时母亲也在这里……”我极清晰的忆起北京来。小朋友,恕我,不能往下再写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日,神户
朝阳下转过一碧无际的草坡,穿过深林,已觉得湖上风来,湖波不是昨夜欲睡如醉的样子了。——悄然的坐在湖岸上,伸开纸,拿起笔,抬起头来,四围红叶中,四面水声里,我要开始写信给我久违的小朋友。小朋友猜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水面闪烁着点点的银光,对岸意大利花园里亭亭层列的松树,都证明我已在万里外。小朋友,到此已逾一月了,便是在日本也未曾寄过一字,说是对不起呢,我又不愿!
我平时写作,喜在人静的时候。船上却处处是公共的地方,舱面阑边,人人可以来到。海景极好,心胸却难得清平。我只能在晨间绝早,船面无人时,随意写几个字,堆积至今,总不能整理,也不愿草草整理,便迟延到了今日。我是尊重小朋友的,想小朋友也能尊重原谅我!
许多话不知从哪里说起,而一声声打击湖岸的微波,一层层的没上杂立的潮石,直到我蔽膝的毡边来,似乎要求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小朋友。小朋友,我真不知如何的形容介绍她!她现在横在我的眼前。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在这里,便只有她——海的女儿,能慰安我了。Lake
小朋友!海上半月,湖上也过半月了,若问我爱哪一个更甚,这却难说。——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的。湖是红叶绿枝,有许多衬托,她的爱是温和妩媚的,我对她的爱是清淡相照的。这也许太抽象,然而我没有别的话来形容了!
小朋友,两月之别,你们自己写了多少,母亲怀中的乐趣,可以说来让我听听么?——这便算是沿途书信的小序。此后仍将那写好的信,按序寄上,日月和地方,都因其旧,“弱游”的我,如何自太平洋东岸的上海绕到大西洋东岸的波士顿来,这些信中说得很清楚,请在那里看罢!
不知这几百个字,何时方达到你们那里,世界真是太大了!
冰心 一九二三年十月十四日,慰冰湖畔,威尔斯利
提示: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原籍长乐县),女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寄小读者》是一本书信体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旅居美国时写的。贯串全书的,是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讴歌和赞美。《寄小读者(七)》也鲜明表现这一主题。上半篇,是赴美途中海上三日生活的记实,作者对海景的描写是十分动人的,有金光鳞波的空灵妙景,有银星闪烁的海空夜色,有月光、星光、灯光交相辉映的璀璨世界。而流贯其间的是作者的离愁、别恨和怀念亲人的沉重感情。下半篇主要写湖,写岸上各色树叶在湖中的倒影,写柔和不胜船桨的湖水,写落日金光硬杂好哦下艳冶的湖色,处处都和上述海景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融情入景,情景相生,个作品抹上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冰心散文笔调轻倩灵巧,语言清隽流丽,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炼雅致的长处,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关:
1.简析《寄小读者(通讯七)》的主题。
《寄小读者》是一本通信体散文集,是冰心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六年旅居美国时写的。“通讯七”是其中的一篇。这片散文由上下两篇组成,这里写“大海”的上篇,作者在叙述自己的行踪中,着重描写了大海的“神秘伟大”,抒发了对祖国、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记叙了从上海的波涛唤起了对于童年生活的会议。接着按时间顺序随着行踪摄取海阔天空的美妙景色,真切抒发了自己的感受。面对大海色光交织的神奇妙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海空银河的一片星光和吟啸的海波,带给作者的是对于故乡渐远的惆怅;船到日本神户,站在“馒头山”的高处,所看到的是一片璀璨的世界,月光、星光和岸上的灯光交相辉映。这时,作者“静极心绪忽起,想到了母亲,忆起了北京。”作者笔下的大海,激起的是对于祖国故土、亲人、童年的思念、回忆、爱怜。抒写了爱国主义感情,赞美了大自然、童贞和母爱。
下半篇主要写湖,写岸上各色树叶在湖中的倒影,“岸上四周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的秋水”。写落日金光映照下艳冶的湖色处处都和上述海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这篇散文中,贯穿全书的是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讴歌和赞美。美丽的自然景色和高洁真挚的情感在行文中交错辉映,晶莹碧透,而这一切,均洋溢在写给少年朋友的亲切话语之中,其景色、情感、语言、笔调,都具有魅力。
2。简析《寄小读者(通讯七)》的抒情特色。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给作品抹上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上半篇对海空夜色的描绘是这样的:“银河一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接着描写楼栏下的“人声笑话”,由此而写到自己的离愁别绪,“忽然感到家乡渐远”“只有惆怅”。在月光、星光、灯光交相辉映的璀璨世界中,流贯其间的作者的离愁、别恨和怀念亲人的沉重感情。
冰心散文笔调轻倩灵巧,语言清隽流丽,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炼雅致的长处,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3.简析冰心散文创作的思想基调和艺术特色。
冰心的散文较之小说、是个成就更大。冰心在美期间曾因病住院,身在客乡,又卧病在床,思念故乡之情、慰冰湖的秀色,凝结为情真意切的感情实录。除了她在小说和诗歌中对母爱、童真、自然的礼赞外,同期所作的《寄小读者》又加进了“可爱的海棠形祖国”的热爱眷念之情。在另一本散文集《往事》中,她写道:“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揉着头发,发上揉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出了乡愁。”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仰着欲攀低首拜”的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将她过去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赋予其作品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在《寄小读者》中还一如既往地倾注着她对儿童的爱,她以优美亲切的文笔,“童心来复”的情愫、温情款款的风度,与小朋友娓娓谈心,陶冶他们纯洁进取的情操,字里行间倾注了一腔挚爱。冰心的散文,回响着“爱”的主旋律与其多重奏,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别人的情操的作用。
冰心的散文在艺术上往往是情感的抒发胜于事实的描述,她闪以情动人,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给作品抹上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冰心的表现手法委婉细腻,语言清新曲雅,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炼雅致的长处,体现了一个女作家特有的妩媚多姿的风采,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