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炼》赏析
(2011-01-17 10:44: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
铸炼
陈敬容
将最初的叹息,
最后的悲伤,
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
铸炼成金色的希望。
给黑夜开一个窗子,
让那儿流进来星辉、月光,
在绝静的深山,一片风
就能激起松涛的巨响。
不眠的夜,梦幻与烛火
一同摇落,一同
向暗角缭绕又低翔。
当一声钟敲落永夜,
哭泣吧,亲爱的心啊,
窗上已颤动着银白的曙光。
5月15日夜客重庆
提示:
陈敬容,曾用笔名蓝冰、成辉等,1917年生,四川乐山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交响集》、《盈盈集》等。陈敬容是“九叶”诗派的女诗人,抒情诗《煅炼》写于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年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转折时期。在这首诗里,诗人恳挚地鼓励生活在黑暗里的人们去掉叹息和爱上,抬起头来迎接那“敲落永夜”,带来第一线“银白的曙光”的那“一声钟”——民族解放的日子。诗作在平静的抒唱中汹涌着感情的波涛,那对于“松涛”的怀想,那喜极而泣的摹写,一一显示着诗人拥抱光明的激情和对于胜利前景的坚定信念。
诗作注重意象的暗示而避免直白的陈述,它隐去感情的直接抒发,而运用最能使人对此种感情唤起联想与共鸣的一连串意象(黑夜、松涛、钟声、曙光等)来表达。这种间接性的艺术表现方法,加上不求规范但求突出感觉的新异的语言组合,使作品具有一种深沉幽渺的诗美。
相关:
简析《锻炼》一诗的思想及艺术。
陈敬容的《锻炼》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转折时刻。诗人真挚地鼓励生活在暗夜里的人们去掉叹息和哀伤,抬起头来迎接那“敲落永夜”,带来第一线“银白的曙光”的那“一声钟”——民族解放的日子。诗作在平静的抒情中汹涌着感情的波涛,那对于“松涛”的怀想,那喜极而泣的摹写,一一显示着诗人拥抱光明的激情和对于胜利前景的坚定信念。
诗作注重意象的暗示而避免直白的陈述,它隐去感情的直接抒发,而运用一连串的意象来表达,这些意象如“黑夜”、“松涛”、“钟声”、“曙光”等更能使人对此感情唤起联想与共鸣。这种间接的艺术表现方法,加上不求规范但求突出感觉的新意的语言组合,使作品具有一种深沉而幽渺的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