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四标点符号练习题

(2012-10-12 21:49:56)
标签:

教育

 
初四语文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 2012-6-6 16:10:00 | By: 张迎雨 ]
 

初四语文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顿号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例: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例: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2.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例: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3、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例: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4.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例: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练习: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B、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的同学们。

C、上海40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将尝鲜背“电子书包”

D、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E、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逗号1.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1、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2、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说”字在中间,“说”字后面用逗号,但要看清楚前后两句是不是同一个人说的话。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练习: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萝卜切得纤细、均匀。B、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C、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D、我们班里不光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呢!

E、“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分号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例: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2、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练习: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C、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冒号1、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例:(1)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科学: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

2)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4)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2、冒号的涵盖范围可大可小,大的可管几个句子或几个段落,就句子而言,一般管到句末。

例:(1)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思想,思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筝》、《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例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几部影片,管不到后面的内容,所以应将冒号去掉。

3、一个句子内套用两个冒号的情况是不行的。

如:按年龄一刀切的做法,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据《中国妇女报》报道:女干部40岁以上不招聘,45岁以上不培养,50岁以上不提升重用。(例句中的第一个冒号应改为句号。)

练习: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对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如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探讨的问题。

B、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C、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认为与其宣传拜天拜地,不如鼓励人民增加生产;与其依靠天地,不如依靠人的力量。

D、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

E、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响,大声叫道:“站住!”

引号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1)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的书籍来读。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表述的一部分,引语末尾、后一半引号前不用点号。

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对偶是非常工整的。

练习: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奶奶也忍不住喊了声“谢天谢地”。

省略号1、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2、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练习: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B、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D、在那里,我度过了一个安静、充实、快乐……的暑假。

E、对于政治的敏感,对于生活素材的敏感,对于人物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然要有的吧。

问号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1)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2)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练习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情感、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B、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B、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C、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D、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书名号1、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例: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句中的《  》应该改为“  ”)                                  

2、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

如:1933年到1934年间, 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练习: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知道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但你知道它的真实的政委是谁吗?

B、由史学博士姚伟钧教授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华夏美·千年古都文化书系》(以下简称“书系”),便是这方面的作品。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中国青年报》社上班。

E1994年高考作文命题写为,“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1、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2、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如:如果不采取(但应如何采取呢)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就可能引起敏感的反应。 (《参考消息》1997.3.23)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句号。

如: 1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2、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3、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1、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2、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