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德育)
(2014-06-17 22:16:17)
标签:
教育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做好了“公平、公正、公开”这几点,必然能使学生和家长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使得班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而赢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且定期进行评议。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应组织学生重新进行选举,及时撤换。在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应当处于组织者的位置,其作用应相当于裁判,以体现公平、公正及公开性。
优秀学生的评比。全过程始终应当公开进行。比如,先由教师在班上宣布评比内容、评比标准及评比方法,再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公布出来,然后由全班同学对他们作出公正的评价(低年级的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最后由全体学生进行公开表决,得票多者当选。这样的评比,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性,又体现出教师的集中原则,充分体现了评比中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样选出的学生必然具有榜样作用。
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优等生高兴,并找到了新的目标;中等生满足,并得到了努力提高的方法;差生则看到了自己的长处,重新树立了信心。而家长方面看到学校对自己的理解,对于学校这种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作法感到非常满意,从而更加与学校配合,也使得各项教育活动得以更加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