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春艳
张春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83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活动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2012-06-27 20:05:19)
标签:

杂谈

班级活动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在民主生活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经常听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样的词语。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做好到了“公”字,必然能使学生和家长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只有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处理工作时时处处把“公”字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得班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而赢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1、学生学业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他们当然有权力了解掌握自己学习的一切,其中包括教学中与他们有关的所有活动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考试时间等等。当我们真正做好了这些工作,就可以使学生自始至终对自己的学习都有详细的了解,从而可以较好地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进程,有的放矢的学习,有利于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考试成绩是学生们最关心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每当考试结束后,总有些学生在老师周围转来转去,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早一点知道自己的成绩,而当得知试卷尚未批改或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非常失望地离去,可见考试成绩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批改试卷及对学生进行学业评定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以维护其严肃性。人难免有侧隐之心,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在平时自己比较喜欢的学生身上,从而失去“公平”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校在评卷时,均采用密封试卷、集体流水评卷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这样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又使学生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一次批改试卷时,我就在对于平时认为成绩理想的学生身上发生了一次失误。那次我认为这个学生平时十分认真,就相信了他,可在考试中他的发挥失常了,考试时还看了书。其他孩子给他告了状。我还不以为然,认为他不会犯这样的错。考试结束,孩子的家长找到了我,告诉我他在考试前没有复习。我才突然醒悟,这次我错了。为了弥补这次失误,我主动在班中向学生们承认了错误。事后那个孩子也向我承认了错误,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其他孩子看到我承认错误也感到十分惊讶,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不但没有损失,反而有所提升。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处理事情的公正,看到了我不但在嘴上说“知错就改”,在行动上同时也做到了。他们也同时觉得老师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同一条评价的水平线上,都给了每一个孩子“公平、公正”。这件事让我铭记在心。

2、学生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一个好的班级,必然有许多得力的学生干部。他们处处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还有相当的工作能力能帮助教师处理许多班级事物,甚至有些是教师比较棘手的事情。而能否正确的选拔并且任用这些学生干部则是所有的班级工作中的第一要事。如果我们仅凭自己单方面的意愿去选拔和任用学生干部,其结果必然出现干部没有威信、工作开展不顺利等等现象。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生干部的选举和任用时应当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比如在选举时,给每个学生机会,当众介绍自己,畅谈自己的见解,也就是所谓的“竞选演说”,然后由全班同学进行公开投票、表决。这样选出的学生干部应当有相当的说服力,必然代表了学生的意愿。当学生干部产生后,我们教师除了信任他们、引导和帮助他们外,还应当组织学生对他们进行监督,并且定期进行评议。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应组织学生重新进行选举,及时撤换。在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应当处于组织者的位置,其作用应相当于裁判,以体现公平、公正及公开性。      

3、对学生进行评比时的“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学校在每学期末进行对优秀学生的评比表彰。评比优秀学生,是对在这一学期中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的肯定,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这项工作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全过程始终应当公开进行。比如,先由教师在班上宣布评比内容、评比标准及评比方法,然后由学生自己写出参选感言参加评选,最后由全体学生进行公开表决,得票多者当选。这样的评比,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性,又体现出教师的集中原则,充分体现了评比中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样选出的学生必然具有榜样作用。      

总之,班级工作是全方面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但是班主任如果能始终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待每一件事,那么,就必将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班主任的威信也必将得到提高,班级工作必能顺利进行,这样团结、民主的班风就会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