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之作序的《綦国瑞文集》

(2023-11-24 16:56:33)
标签:

2023年秋季号

鲁东大学原副校长、烟台市散文学会会长 柳新华

各位文友、同志们:

去年新冠疫情期间的四月底,我在北京完成了国瑞先生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即为《第一方红印》写了一篇跋语;5月下旬国瑞先生马上又交给我第二个任务,他将400万字的《綦国瑞文集》电子稿发到我的邮箱,直接交代我为文集写篇序言。我既为老友的勤奋高产而高兴,也为任务太重、力有不逮而担心,便再三推辞,但他始终坚持不松口,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勉为其难了。

我在北京寓所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将这部400万字,由新闻、文学、历史、理论四卷10集组成的《綦国瑞文集》通览一遍,不由得赞叹我这位老友,几十年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不仅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爱好实现了著作等身的愿望。这部文集综合记录了他几十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工作总结、思想总结和文化总结,更是他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大半生,对工作、对事业、对社会奉献的真知灼见、崇论宏议和智慧的结晶。

新闻卷由《大潮起蛟龙》《中国魂》《涛声依旧》3部著作组成,以通讯、消息、报告文学为体裁。本集真切、真实、生动地记述800里胶东的改革风云和发展历程,讴歌这片土地上的风流人物,再现了这里干部群众的时代精神和英雄业绩。今天重读这些作品,依然可以从中听到烟台和胶东人民前进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胶东人的意气风发、担当作为。

文学卷由《家住海边的日子》《那条长长的胡同》《心中的北斗星》《诗影试楫》《第一方红印》5部著作组成,以散文体裁为主,兼具诗歌、散文诗、电视脚本等。文章怀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书生意气,对我国名人名地进行艺术再现和解读,既可饱览祖国壮丽山河的迷人风情,又能触摸到那些古人和今人的精神风貌。

历史卷是国瑞先生为莱州及故乡撰写的历史,由《莱州史话》《莱州历史文化通览》《莱州南关史志》3部著作组成。在这类文章的写作中,积以往的经验,创新性地编著当地历史,特别是在《莱州南关史志》编写中,独创的“沿着历史的脉络,抓住历史的节点,写出节点的人和事”的写法,实现了三个创新,克服了常见的村史只见资料,难见人和事的弊端。

理论卷由《人物通讯写作指要》《浅谈人物通讯的采写》《浅说散文写作》《笔底风雷》《走上讲台》《教子成才60法》6部著作组成,包括新闻理论、散文理论和公文理论等,这是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机关工作和文学创作实践的体悟和总结,不是空洞的说教,观点明确,例证鲜活,可学可用,直接地气,与学习者无隔,尤其经过若干年讲座的打磨,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

我对这部巨著的看法和想法,大都写在文集的序言中,感兴趣的同志在阅读文集时不妨一读,这里因时间关系,不再详细介绍。但我建议获得文集的同志一定抽出时间看看文集的原文,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感悟。40年的时间集成洋洋400万字的文集,实非一般人所能够完成的艰巨工程,个中甘苦也非常人所能道,也只有国瑞先生自己知道,作为局外人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这部巨著虽说是作者个人的阅历、丰富的思想在长期的沉淀过程中的结晶,但更是对历史的真实留存,是对现实的艺术再现,是鲜活的生动教材,也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发展。文集所具有的鲜明思想性、新闻性、文学性、历史性和理论性,值得干部、教师、学生、新闻工作者、历史研究者、家教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等各类人士阅读,而作者在文集中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艺术抱负更是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敬佩。

今天的研讨会和赠书仪式,由烟台市文联宋作新书记在百忙中主持召开,体现了市文联领导对我市文学事业和散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以及烟台文学界的大咖济济一堂,给予国瑞先生的散文高度评价和赞扬;我聆听了各位的发言,收益匪浅,不仅对国瑞先生的为人、做事、作文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烟台文艺和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向往。由此,我了解到市委前几天还专门在这里召开了“打造文艺精品、提升城市影响力”研讨会,可以相信,由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共同创造的烟台新的文艺和文学春天即将到来,祝愿国瑞先生在新的春天里佳作不断、再创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