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童年的腊月二十三

(2023-07-26 20:30:32)
标签:

2023

夏季号

张凤英

不经意间打开手机日历,看见周末就是腊月二十三了。悠然间,童年那些腊月二十三的情景浮现在脑海中……

童年时代的腊月二十三,是跟着奶奶在乡下度过的,乡下对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极其重视,俗称“过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就拉开了过年的帷幕。

俗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吃个糖瓜把嘴粘。”传说这一天,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百姓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给他上供一些糖瓜,把嘴巴抹甜,他就不会把家里浪费粮食的事情告诉玉皇大帝,只把家里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事情汇报上去。这样来年还会风调雨顺,有个好的收成,否则,灶王爷汇报说人间浪费严重,玉皇大帝会降灾难于人间。

奶奶非常相信这些传说,笃信灶王爷特别灵验。于是每年腊月二十三,天不亮就起床做糖瓜。然后叫家里的年轻男人三叔将糖瓜和一杯茶水供奉在灶王爷的神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口中念念有词。祈祷行礼之后,三叔会将灶王爷的画像焚烧在炭火盆中,然后将茶水浇在纸灰上,送灶王爷上路。

这时候,我们一帮孩子就来拿糖瓜吃,那些糖瓜香、甜、脆、黏,十分好吃,每当我吃糖瓜的时候,奶奶总是念叨“秀娃,秀娃,快长大,身体结实又听话,是奶奶的好娃娃”。

晚上灶王爷汇报工作结束,回到家里来了。三叔会按照时辰将新买的灶王爷神像贴于灶前,并点上香烛表示敬重。小孩子则开始燃放鞭炮。三叔会和我一起燃放,他把前几日在集市上购买的大地红悬挂在竹竿上,然后用烟头点着,顿时间噼里啪啦一阵响,响过之后,满院子的地上都是红红的鞭炮皮。爷爷总会叼着烟袋锅说:“明年一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啊!”在县城里教书的二叔也会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他可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他一回家,爷爷奶奶就非常高兴,赶紧把准备好的小年饭菜端上桌子。有猪肉粉条、红烧肉、腊肉,还有牛肉罐头、香肠、鱼……二叔还会带回一些新鲜水果等等,整个腊月二十三的节目进入高潮。家里的三个爷们就会拿出平时不舍得打开的陈年老酒,喝得小醉微醺。

三叔和奶奶是最忙乎的人,他们盘算着:“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以后,就是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杀年猪,二十六……”总而言之,每天都有一个新节目,都很忙。

腊月二十三必须吃饺子。俗话说:“有钱没钱,吃饺子过年”。饺子一般是猪肉大白菜馅儿的,放点香菜提提鲜儿,大白菜只用菜心,香菜是冬藏在菜窖中的。奶奶包的水饺是弯弯的,好像弯弯的月亮,摆在盖帘上,就好像南飞的小燕子。饺子煮熟了,用筷子从中间一夹开,正好一口一半,不烫口舌,满口留香。每次吃饺子,都能吃出钢,奶奶说:“吃到钢的,有好运气。”可是奇怪的是,只有我和二叔能够吃到,三叔和爷爷奶奶一直吃不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些饺子是三叔做了记号,奶奶故意盛给我们的。这一份爱心,我直到长大以后才解读出来。

腊月二十三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奶奶把三叔给我买的新衣服拿出来“试试新”,那时候,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就我一个人穿花棉袄、花棉裤,扎红头绳,三叔每次都会记得给我准备好。在那些不算富裕的日子里,有三叔和奶奶的真心呵护,温馨和甜蜜充满着我的童年时代。

 

作者简介:

张凤英,山东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捕鱼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