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林往事

(2022-04-15 15:59:55)
标签:

2022年春季号

马淑鸿 
2001年深秋时节,我去了桂林出差,那时桂花开得正盛,城里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最后一天,我乘船游漓江穿过了令人震撼的百里画廊,喝着茶、聊着天,不用受腿脚劳累之苦,悠悠然就观赏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如果能在同样的季节,陪着爸爸妈妈来此地神游一周,爸爸妈妈该会多么地开心!
然而令人不胜唏嘘的是,这个心愿没等着兑现,爸爸就在次年因中风而病倒。远行,成了奢望。生活的变故对妈妈的影响最大,已过古稀之年的妈妈,肩负起照顾爸爸的重任。 
时光流逝无声,几年下来,爸爸的身体每况愈下,妈妈的负累也越来越重。在外地工作的儿女,想尽办法多抽空回家探望,只是对爸爸妈妈的帮助也是微乎其微。唯一守在身边的小弟虽孝顺有加,但毕竟工作繁忙、分身乏术,日常照顾爸爸还得靠妈妈亲力亲为。亲人们轮番上阵劝解妈妈,最好请个护工帮忙,妈妈却总是拒绝。直到有一天,要强的妈妈再也坚持不住,终于承认自己已是力不从心。
很快家里请来两位护工大哥,24小时轮班照料爸爸的行动起居。妈妈轻松了些许,然而对于一个快80岁的老人,一日三餐、洗洗涮涮,这些家务活也不轻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妈妈的身心早已疲惫不堪,腰也累得越来越弯。每次回家,每每听到妈妈不自觉的叹息,我都会心疼不已。怎么样才能让妈妈更开心一些?让她在每日的劳累之后,多一些期待,多一些欢欣?
我知道妈妈年轻时风风火火,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她曾去过很多地方,除了北京、上海、大连、西安这样的大城市,甚至还去过山西的大寨,甘肃的天水。为什么不带妈妈去趟桂林?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许下的心愿,现在爸爸虽然不能去了,但妈妈身体康健,出去一个星期应该毫无问题。我和姐姐、弟弟商量此事,他们都特别支持。姐姐说,她可以回家照顾爸爸,让妈妈无忧无虑地出行。
“不去。你爸爸又去不了,我一个人去没意思。再说,我也不能把你爸爸舍了,我不放心。”我的话刚出口,就被妈妈一口回绝。
“爸爸不能去,这已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可妈妈您去看看,回来讲给爸爸听,他一定会特别开心的……”我耐着性子一遍遍做妈妈的思想工作,最终妈妈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买好了机票,在网上预定了老城区步行街的一个商务酒店,方便和妈妈闲逛,吃桂林的各色小吃,离江边也很近。
第一次和妈妈单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我才充分体会到“孝”的意义。父母很快就老去,孝顺要趁早,要不也许就真的来不及。我想到了爸爸,假如此时也和我们在一起,那该是多么得圆满。只可惜,时光无法倒流,再大的孝心也改变不了爸爸行动不便的现实。
步行街,我看好了一家干净的小店,专卖榴莲酥和冰激凌。榴莲,妈妈肯定没吃过,估计也不太能喜欢,但我想让她尝一下。出门旅行,为的就是多接触新鲜事物。
我和妈妈走进小店,找到一个安静的窗口坐下。我去点了一盘榴莲酥,还点了两杯巧克力冰激凌。
一会儿功夫,服务员就端上来一盘烤得金黄焦酥的糕点。妈妈问是什么?我笑了笑没告诉她,只鼓励她赶快趁热吃。咬了一口,妈妈皱起了眉头,但又不好意思吐出来。我忍住笑,偷偷打量着妈妈强忍着咽了下去。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一个臭鸡蛋味?”妈妈腾出嘴巴来问我。
“这叫榴莲酥,是广东广西一带一道最著名的点心,用新鲜的榴莲做的。榴莲也是这一带的水果,天然带着一股臭味,但营养特别丰富。很多人喜欢吃榴莲,吃的就是那股臭味;就像有人喜欢吃臭豆腐、臭咸鸭蛋一样。妈妈,您仔细品品,会慢慢发现臭里藏着一股香味……”我自相矛盾的解释,让妈妈不由地笑了起来。
在我的鼓励下,妈妈又勇敢地吃了第二块。
“真的不怎么臭了……还挺好吃的……”妈妈边吃边和我说。
很久了,我没有看到妈妈这么轻松地笑过了。“妈妈,您辛苦啦!”我心里默念着,一股热泪在眼眶里打转。
恰逢此时,服务员又送来了冰激凌,我赶快张罗着让妈妈吃。妈妈用关节粗大的手指,捏着细小的塑料勺,一小口一小口地享受着那甜美的味道。不知为何,我猛然想起儿时非常奢望吃到的2分钱一根的冰棍。
“你们小时候要钱买根冰棍,就2分钱,妈妈都不舍得给孩子。那时候家里穷啊,我和你爸爸的工资加起来才八十块钱,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妈妈竟然也想到此事,表情里闪过一丝无奈和愧疚。
“我们的童年很快乐,没饿着、没冻着,冰棍吃不吃的又有什么要紧。不过我特别特别馋的时候,会去和爸爸要钱,爸爸一般都会给我……”我狡黠地笑着对妈妈说。
从店里出来,我挽着妈妈的胳膊,徐徐穿过拥堵的步行街。漓江近在咫尺,先去江边看看。到了沿江的马路边,一江碧水隔路相望。第一次来桂林时,马路似乎没有这么宽,但也没有这么多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私家车爆炸式的增长,就是这句诗的感觉。
我和妈妈在路边等了很久,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空隙,谁知刚走了两步,忽闻巨大的马达声轰然驶近。说时迟那时快,我本能地抱住妈妈,脊背对准了声音的来向。一辆红色的摩托车从我们身边风驰电掣般飞过,那一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但两手却紧紧地抓住妈妈不放。时光退后如许年,妈妈不就是这样保护我们的吗?什么时候,我们间的角色慢慢地变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我和妈妈默默地注视着滚滚流逝的漓江之水,内心的感受肯定都差不多。人生如此匆匆,容不得你仔细斟酌所过的生活,岁月就过去了大半。记忆中总是年轻气盛的母亲,而今已是白发苍苍、年近八旬。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妈妈总像棵遮风避雨的大树,感觉永远都不会老。
我买好了《印象·刘三姐》的票,我们都是第一次观看这样的演出。宏大的场景,精美的表演,人文古今、天地同观,那个夜晚无异于享受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筵。
三天后,我们先游漓江,再去阳朔小住。到了江边码头,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和妈妈冒一次险,不坐游轮坐竹排。我的提议,得到了妈妈热烈的响应。生活的磨砺,没有磨蚀掉妈妈的勇气和热情,这也是妈妈最令我敬佩之处。
当我们坐上竹排,置身于瑰丽的漓江山水画卷之中。“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朝诗人韩愈的诗句,就是漓江山水的最佳写照。两个多小时,我们泛舟在波光潋滟的漓江之上,座座青山峻峰逶迤而过,妈妈的眼中发出明亮的光芒。
“漓江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啊!”妈妈一遍遍地赞叹。
“这些山都长得奇形怪状的,和北方的山不一样。山上到处都是绿树,江水也这么干净,真是太好看了!可惜你爸爸来不了……你爸爸最喜欢这样的风景。”五十多年岁月相守,爸爸妈妈相濡以沫,哪怕一方美景,妈妈都想着爸爸。
“我多给您拍照,印成相册,爸爸就可以和您一起欣赏了。”我安慰道,妈妈点点头。
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桂林之行在我们登上飞机的刹那也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爸爸妈妈相见的瞬间,两位老人拉着手激动地哭了起来。但仅仅过了一分钟,妈妈就眉飞色舞地向爸爸讲起了桂林。我开心地望着妈妈,一丝幸福的微笑爬上了我的嘴角。此刻的妈妈,似乎把桂林的青山绿水、清风暖阳也一并带回了家!

作者简介:马淑鸿,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理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给母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