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橄榄书殿
青橄榄书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492
  • 关注人气:6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证实:从小睡得好的孩子,智商更高!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睡眠!

(2018-10-24 09:23:31)

研究证实:从小睡得好的孩子,智商更高!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睡眠!


 

为什么有些婴儿很早就能睡整夜的觉,而其他孩子则很难入睡,这是一直都很有争议的话题。这些讨论涉及的理论很广,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合理,有的荒谬。第一次做妈妈的人没有经验,可能会有好心的朋友告诉她们,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也会说,有的孩子天生睡眠质量好,有的孩子则不是。因此,有的妈妈就希望自己运气好点,能生一个天生睡得香的孩子。

行为主义者认为,孩子的性情是影响他们睡眠的决定因素。他们会告诉父母,有些孩子性情很好,容易入睡,而有些孩子比较闹腾,入睡就比较难。更极端的观念是,认为有的孩子天生是高需求型的,所以夜间会频繁醒来喝奶,低需求的孩子则能睡更长时间。这些观点都有些道理,只是太老套了。但毋庸置疑的是,你可以而且应该期待你的孩子学习连续睡眠的技能。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四个事实。


研究证实:从小睡得好的孩子,智商更高!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睡眠!

1


婴儿不具备自己形成良好睡眠习惯的能力。因此,父母需要引导,并为孩子和自己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规律的作息对妈妈也很重要,可以让她更健康,有更好的休息,也减轻压力。

为了增加孩子晚上连续睡眠的可能性,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喂食—醒着—睡眠”的作息规律就显得至关重要。夜间有好的睡眠习惯的关键在于白天三项活动的顺序。先是喂食,其次是醒着时的活动,最后是午休。这三项活动在一天循环往复,进行得越有规律,婴儿就越能很快养成和适应“喂食—醒着—睡眠”的作息节奏。稳定的节奏有助于孩子养成夜间不醒的习惯。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睡整宿的觉呢?


                                                      2


对婴儿来说,每项活动的质量与顺序一样重要。在接下来的几章里,我们会再次强调“涟漪效应”的原则。最初引起“涟漪效应”的是每次喂食的质量。妈妈必须保证每次喂食都是充足且有效的。在喝奶时,孩子可能会时不时打瞌睡。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母乳喂养的孩子而言,这也许是一种信号,说明孩子的饥饿感和营养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母婴合作愉快,使每次喂食都能充分有效,就会产生积极的“涟漪效应”。充足的喂食会让孩子醒着的时候更好地活动,而充分活动又会带来好的午休,午休质量好又会让喂食更有效。如果这三项活动的质量都很高,那孩子晚上的睡眠就会很好。充足的睡眠会让孩子更机敏,而这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进而促进孩子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这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激起涟漪的第一块石头是每一次喂食的质量。

 

3


婴儿出生后,他的饥饿模式可能越来越稳定和有规律,也可能毫无规律可循。采用PDF方法喂养的孩子,其饥饿模式比较有规律可循。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可以使自己的饮食有规律的潜能,如果父母引导得好,就能助其实现;第二,孩子的饥饿机制(消化和吸收)可以培养,父母通过有规律的喂养,可以让孩子的新陈代谢形成规律并稳定下来。因此,有规律的喂养可以帮助孩子的饥饿机制形成良性的循环。毫无规律或者随意的喂养效果正相反。

例如, 如果一位妈妈大约每三个小时就喂一次, 如7:00,10:00,13:00,16:00,19:00,22:00,宝宝的饥饿周期开始与其同步。如果孩子白天的睡眠稳定了,夜间睡眠因此也开始变得有规律。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都只是举例,具体的可以由父母自己决定,最重要的是把握其中的可预测性。如果父母决定早上6 点开始喂养更好,那么就可以以此类推,但要注意规律和持之以恒。

相反,毫无规律的喂养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吃奶习惯,也会对孩子的新陈代谢记忆造成干扰。例如,早上8 点孩子哭闹,妈妈喂他,半小时之后孩子继续哭闹,妈妈又喂他,一个小时后孩子又哭,再喂,三个小时之后还是这样,然后过20 分钟又要再喂。如果喂养间隔没有一致性且持续数周,就很难形成稳定的“喂食—醒着—睡眠”模式。

 4

 

跟孩子吃什么相比,吃的时间更重要。不能成功地养成孩子晚上连续睡眠的习惯,与采用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没有关系。相对而言,喂什么对孩子的睡眠健康没有多大影响,而喂养时间是孩子晚上睡眠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对520 个婴儿的研究表明,采用PDF 法母乳喂养的婴儿普遍都拥有高质量的夜间睡眠,而且比用配方乳喂养的孩子入睡更快。这个统计结果表明,将夜间睡眠的质量与喂配方乳联系起来毫无道理可言。统计数据同时说明,母乳或配方乳的成分,以及各自的消化速度,对于婴儿建立健康的夜间睡眠模式基本没有影响。


研究证实:从小睡得好的孩子,智商更高!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睡眠!


睡眠质量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晚上频繁醒来,这可能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父母采取了错误的育儿建议,二是没有重视睡眠。孩子正处于严重睡眠不足的状态,这既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也让父母因频繁哺乳而疲惫不堪。试想一下,每天晚上要起来两次甚至更多,持续一周会是什么感受。剥夺睡眠对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性影响已有很多记录,它会造成运动能力减弱,思维能力下降,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细胞和组织出现问题等。这只是列举了其中一部分影响!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365 天每晚连续睡眠都不足八小时,会是什么样?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有学习障碍,这是不是与长期缺乏高质量睡眠有关呢?值得思考。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大脑发育处于关键期,缺乏连续的睡眠必定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研究证实:从小睡得好的孩子,智商更高!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睡眠!


                                             健康的睡眠模式


“昨天晚上你睡得怎么样?”这是夫妻间常问的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睡眠质量分不同等级,但我们很少考虑醒着的时候怎么样。你知道“醒着”的状态其实也分等级吗?睡眠等级分轻松睡眠和间歇性睡眠,而“醒着”的等级也有从疲劳到最佳清醒状态之分。最重要的是,最佳睡眠与最佳清醒有关。而最佳清醒状态又直接影响到最佳学习状态。那么,在孩子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健康的睡眠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你准备好了吗?答案就在这里:婴儿晚上睡得好,会更加聪明。

 

马克·维斯布鲁斯博士,芝加哥儿童医院睡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在《睡眠习惯健康,孩子快乐》一书中,提到刘易斯·特曼博士的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人们普遍认可特曼博士关于影响智商因素的研究(发表于1925 年)。他的研究对象是3000个孩子。在每个年龄段,这些被认为智商超高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出生后不久就有健康和持续的夜间睡眠,一直持续到被测试时。

 

1983 年,特曼博士的研究结论再次被加拿大研究人员证实。那些拥有健康睡眠模式的孩子智商明显高于睡眠不好的孩子。维斯布鲁斯博士不仅强调了健康睡眠的益处,也警示人们睡眠紊乱的危害。他提醒父母:“睡眠问题不仅破坏孩子的夜晚,也会影响到他们白天的状态,使孩子醒着的时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而且更容易情绪化,多动或者懒惰。”

 

缺乏充足的午休和连续夜间睡眠的婴儿与学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慢性疲劳。疲劳是导致婴幼儿易怒、白天焦躁、偏执、不满、胃肠绞痛、注意力不集中、饮食习惯不健康等的主要原因。相反,拥有健康睡眠习惯的孩子,醒着的时候会有最佳状态,并能与环境有最好的互动。他们更自信、更快乐,不那么挑剔,也更善于交际。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会更长,因此,会学习得更快、更好。



  END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盖瑞·艾卓、安·玛莉·艾卓著《从0岁开始》(1-4),青橄榄书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及图书图片信息!


      《从0岁开始》(1-4)

研究证实:从小睡得好的孩子,智商更高!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睡眠!


父母引导式喂养理念,

33年,以28种语言,

畅销65个国家,祝福800多万父母。

装备年轻无助的父母,养育健康快乐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