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宏伟 | 信仰在中国文化中的艰难之路

(2016-03-21 16:14:47)
作者:齐宏伟
齐宏伟 <wbr>| <wbr>信仰在中国文化中的艰难之路

编者按:齐宏伟老师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美国每年出版的基督教书籍将近一万种,而中国目前只有八十种。哪怕很少,大家还是不买。”可见信仰在中国文化中处于何等艰难的境地!然而,感谢上帝,《上帝的火柴》这本书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信仰在文化土壤中是如何开花结果的,帮助我们透过童话眺望到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真实

在这个时代的深深的荒野中,我们只能以混乱印证最高的和谐,以流浪印证精神的家园,以空虚印证真实的实体,以黑暗印证纯粹的光明。然而那个最高和谐、精神家园、超越实体和纯粹的光明如果投射到我们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童话。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童话不是假的,而是一种更高的真实。借着这种更高的真实,唤醒我们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好让这个世界,在童话的故事中,变成一个比喻,变成一个小小故事中的一段。这样,你就能在天国的叙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是我对童话的一个总的思路。
 
   所有的文学都在唤醒我们,在虚而非假的眺望中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真实。文学给我们一种整体的属灵想象。在《与上帝拔河》里面,我写过风、花、雪、月、树、日出、日落,我是借着写这个来提醒我们:这是另一个世界飘到我们世界中来的缝隙。我们借着这些缝隙来看见另一个世界的影子。
 
唤醒对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不妨假设,哪怕只是假设,有上帝,但他似乎处处不在,但又有许多缝隙留给我们,就像光从这些缝隙透下来一般。那么,在这个世界行走,就是随时沿着这些缝隙消失,又回来。
 
或者,假设没有上帝,在这个世界行走,就是在偶像、随机和巧合间行走,没有透视,只有这个世界,意义只是编造,连没有意义的学说也没有意义,活着就是活法,真相就是没有真相,美就是主观感受,一切都取决于你,但一切又都不取决于你。你限定于你的经历,但又深刻限定于你的未曾经历。
 
哪怕打赌,我也选择前者。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我以肉身在这个世界活着,但灵性靠与另一个世界有神秘联系的感受活着。所以,精神的探险从此展开。一草一叶,一花一木,都大有深意。我独独能听到那背后,那神秘的呢喃。
 
黄昏的神秘。我坐着,毫不刻意地被深意笼罩着。我只是轻轻地交托。爱,在敬畏的谛听中舒展,晚霞的舒缓,灿烂而又美妙,但又不是虚构。你用物质和追逐圈定,但圈定不了灵性深处和高处的对话。内心和精神的丰腴,流淌着又歌唱,但又全然静默。去听河水的轻轻诉说。那不是自然的神秘,而是自然背后的神的秘密。一切都呈现出来,但又隐藏着,因此行走,就是在这个世界的行走,大行走,处处时时。没有了焦躁不宁,一切都归于和解。凯撒的归于凯撒,上帝的归于上帝,自然的归于自然,使然的归于使然。又莫不大欢喜,大喜悦。听一切如泣如诉的倾泻。一切的一,一的一切。
 
由此,我珍惜每一片落叶,每一瓣花朵。流经我的每一个微小的时刻。流盼和眼眸,相遇和道别。生活的河流经我,上帝的手在心的深处轻轻触摸。
 
——摘自齐宏伟《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就是这样的……》
 
我自己的创作有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也是想藉着寓言和比喻等唤醒对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探索信仰在中国文化中的艰难之路


另外一条探索的路,就是大力地引进西方的信仰文学。怀特海讲过一句话:如果没有经典和榜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今天,信仰在中国文化中发展十分艰难。我们不得不学习信仰是如何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开花结果的。于是,我们引进了西方的经典文本,尤其是信仰文本。
 
首先就有了《上帝的火柴》,我从信仰的角度解读了安徒生的20篇童话,从中挖掘出基督教的精神资源。
 
童话的文本部分,我根据英文版本作了一些校改,总的来说比较流畅、容易阅读。解读部分,有人说也许大一点的孩子才能看,我说不是。我们教会一个在家联合教育的学校,请我每周给他们上一次圣经课和故事课,其中故事课的教材就是《上帝的火柴》。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5岁左右。他们听得还算入耳入心,听完了,总会说再讲一个。
 
我常把讲解融合在故事中,引导他们去讨论。
 
我选的第一篇安徒生童话是《拇指姑娘》。安徒生的主线很清楚,就是姑娘到底是要嫁给癞蛤蟆的儿子、金龟子、鼹鼠还是燕子呢?这四个都不行,最后她嫁给花的精灵。因为她本身就是花的精灵。于是,我便引导孩子们来讨论。
 
“为什么拇指姑娘不能嫁给癞蛤蟆的儿子?”
 
他们说:“它长得太丑了。”
 
我说:“你们和拇指姑娘想得一样,那燕子不是很英俊吗?她还是不能嫁给他。她也不能嫁给鼹鼠,尽管他很有钱。她也不能嫁给金龟子,因为他是用他的原则来衡量她。”
 
为什么这四个都不能呢?孩子们就知道,因为不同类。
 
我进一步引导他们说:“在这个世界中,哪一类人是你的同类?”
 
他们说:“中国人是同类。”
 
我说:“错了吧,不是中国人可不可以嫁给他或娶她?”
 
他们说:“可以啊。”
 
“那你的同类是谁?”
 
其中有一个孩子很聪明,他说信主的人。
 
我说:“对了,我们是跟基督一类的。那因此你将来要嫁给谁?”
 
“嫁给信主的人。”
 
“娶谁?”
 
“娶信主的人。”
 
“不能看他的外貌、是不是有钱,应该首先看是不是同类。”
 
你觉得我是在编童话吗?不是,安徒生本来就是这样讲的。只是因为你有时候受了世俗的文学观念的影响,看偏了。或者你把童话看成社会现实的一个反映,而忽略了他怎么样把信仰渗透在文化的细节中。
 
今天我们的孩子从小看着这些文本长大,长大之后他的世界观就会非常清晰。
 
《上帝的火柴》反馈非常好,第一版马上就售空了。所以,我就趁热打铁。又选了20篇,《上帝的火柴2》近期也要推出来。在这40篇童话中,你可以看到童话背后的精神资源,然后培养一个以道观之的眼光,让他们回到源远流长的信仰脉络。
让我们一起合一祷告

请大家为我新书的出版祷告,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祷告:
 
慈悲怜悯的天父,我们谢谢你!谢谢你恩待我们,让我们看到你在历史上美好的作为,让我们跟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何等长阔深高。也让我们知道如何在文化的土壤中让信仰的大树开花结果。
 
恳求你继续引导,让我们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也能有信仰的展示。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在这些美好文本的熏陶中成长。使他们靠着主的真理和恩典成长。因为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而是靠神口里所出的话。
 
愿你提醒、纠正、更新我们。愿你赐福每一位,让我们心意更新。也让我们体验何为你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也求你特别恩待国内的基督教文字的出版事工,让更多好书能出来,在这块土地上带来祝福。谢谢主,以上我们诚恳的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版权声明:本文根据小小推拉驴微信公号刊发的讲座录音编辑整理而成,标题为编辑所加。青橄榄书殿将继续与齐宏伟牧师一起开展系列讲座,以解弟兄姐妹的灵性饥渴。

好消息:齐宏伟老师的新书《上帝的火柴2》《启示与更新》即将出版,敬请关注。

在淘宝网页上搜索店铺“青橄榄书殿”即可进入青橄榄淘宝店选购主内好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