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交流会教案
(2018-01-02 14:49:19)分类: 读书 |
一、作品分析
鲍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
生,便写信同他联系。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
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不窥探他隐私的母亲,比较负责任的父亲、注意提醒他帮助他的法兰德林先生、把汉修新作第一个给他看的图书管理员、他的好朋友培瑞……这些人让雷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且在思考自己的社会群体中的位置。通过和这些人的不断交往,雷伊学会了怎样与别人交流和相处。在对待父母离异的问题上,雷伊有很多次的心理变化,体现了他不断成长,不断适应现实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书的内容,并且在阅读中真正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2.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引领,引导孩子有效地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阅读的方法。
2.你们知道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吗?(世界上有两大儿童文学奖项,一个是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一个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是颁给儿童文学作家的,有时作家的作品不见得是本本精彩;而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则是颁给作品的,而且每年只有一本书可以获得这个奖。)这本书获得了这个奖项,说明了什么?
3.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本书吧。
(二)内容齐回顾
2.你还记得书中有哪些人物吗?【出示课件】(鲍雷伊、比尔邦妮、汉修先生、贝乔女士、法兰德林先生、凯蒂阿姨)
3.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这本书写了什么?
4.这本书的情节都是用书信和日记的方式呈现的,是鲍雷伊向作家汉修先生倾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老师算了一下,这些日记和信件共有62篇,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有他的烦恼,他的快乐,他的种种生活。读了这本书后,有没有哪一篇或哪部分内容让你感触很深,
让你觉得感动,好笑,或者遗憾、伤心、气愤等?(学生自由说。)
【追问:有没有让你伤心的地方?感动的?】
(三)聚焦话成长
1.大家所说的都是鲍雷伊的成长过程中的故事。让我们聚焦在鲍雷伊的成长上。前一年的九月雷伊因父母离婚而转学,到这一年的三月,半年来雷伊和他爸爸第一次见面,爸爸见到他时说:“你长大啦!”那么,纵观书的前后内容,这个长大了,仅仅是年龄在增长吗?他还有什么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书中去寻找他的成长足迹吧。
3.汇报交流。
第一方面:读写能力的进步(略)
请你联系书的前后内容,告诉大家你发现他的成长之处。
(1)他的文笔越来越好了。
【板书】:学会学习
1.看待父母的离异。对于父母离异这件事,鲍雷伊开始是怎样的态度呢?刚开始,后来,再后来。(由怨恨、生气P52,不理解到理解。)鲍雷伊的情绪在一篇日记中表现得明显。出示:
爸爸还是没有打电话来。承诺就是承诺,尤其是写下来的承诺。电话铃响了好几次,我的希望变成了失望,因为那些都是和妈妈一起工作的阿姨打来的。我怀着满腔怒火,我很生气妈妈和爸爸离婚。就像她说的,要两个人才能离婚,所以我生他们两个人的气。我希望‚“土匪”在我身边陪我。‚“土匪”和我倒是没有离婚。只有他们两个人有错。(生气,愤怒,觉得他们有错,不开心。)
后来,鲍雷伊的态度改变了,这又让我想起了这段让我感动的话。
出示:……可是一想到爸爸要独自开车跑那么长的路,我就很难过。他整个白天都会很孤独,除了在驾驶室里的卧铺上睡几个小时和想念妈妈的时候以外,大半个夜晚也会很寂寞。“爸,等一下!”我大叫着冲向他, “爸,你带上‘土匪’,你比我更需要它。”爸爸犹豫了一下。我说:“爸,你带上‘土匪’,你比我更需要它。”谁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现在你就是鲍雷伊,再来读。【我听出了你的急切。我听出了你的依依不舍。我听出你对爸爸的关心。】
“我没有使它快乐的秘诀”鲍雷伊真的没有使土匪快乐的秘诀吗?他为什么这么说?(懂得体贴父亲,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板书:体贴
是啊,将心比心,鲍雷伊懂了爸妈的难处,感受到了父亲的不易,于是理解了父亲,他给予父母理解,尊重父母的选择。
2.除了父母离异,鲍雷伊还有哪些烦恼?在处理午餐被偷事件时,鲍雷伊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不告诉老师,想到写个假名字的办法;愤怒,想办法发明防盗报警器,想抓住小偷。再到最后对小偷的宽容。)你有没有丢过东西?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生气?气到想做什么事?)鲍雷伊刚开始时也和我们一样,后来却是怎么想的?
出示事例:P81页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触,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3.在雷伊的成长过程中,谁对他产生了影响?(妈妈、爸爸、汉修先生、法兰德林先生、图书管理员、作家贝乔女士、凯迪阿姨等)
4.作为同龄人,你从鲍雷伊身上学会了什么?
总结: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鲍雷伊的成长过程:不断阅读,不断写作和倾诉,学会自己去体会,自己去经历,自己去动脑筋解决问题,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
(板书: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