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上中下脘治疗胃病有奇效
(2011-04-05 15:56:16)
标签:
隔姜灸上中下脘胃病李智健康 |
上中下脘·胃痛时最不能忘记的 “健胃三剑客”
中医根据脾胃的作用,也将其命为仓廪之官,也就是人体的后厨房。上中下脘,表示这几个穴分别处于胃的上中下部。
上脘在胃的上部,和贲门相对应,贲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上脘穴在这个位置,对于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它原因而导致的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脾胃病的常用穴。现代研究也发现,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胃和小肠连接的转变处。胃虽然是消化器官,但它只对食物进行粗略的加工,就好比我们榨果汁,先要用刀将水果切成大块,再放到搅拌机当中。胃就相当于这把刀,只做一部分简单的工作,真正的消化过程是在小肠中完成的。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处。对于食物在胃中下不去导致的腹胀,胃痛,呕吐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疗效。
从这里可以看出,上中下脘“三兄弟”在胃上形成一条线,相当于脾胃的卫士,对于和脾胃有关的疾病都有很好地防御和治疗作用,是胃的忠实护卫队。所以,对于胃系疾病,就像某个广告里说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等,都可以来找这三兄弟“助阵”,将它们一网打尽,绝对比广告里的方法真实有效。
隔姜灸方法:采用隔姜灸的方式,将姜切成薄薄的片,如硬币那种厚度,然后通过艾灸的方式来熏烤。通过热度的传递,将生姜汁中的热性成份渗入皮肤,可以很简便地达到治疗的目的。
穴位一点通:李大夫教你这样来找穴
上中下脘穴怎么找呢?它们都在胸部,我们从腹部往上摸,会摸到两块骨头,这就是肋骨,顺着这两块骨头往上,会发现它们有一个交点。这两块骨头就像一个“人”字向下一样,这个地方就叫剑突,从剑突的位置到肚脐是8寸,中间一半的位置,也就是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从中脘向上1寸就是上脘,向下到肚脐的一半,也就是肚脐向上2寸就是下脘。
百科全说陈允斌银耳:http://www.changshengshu.com/yangsheng/yinshi/2532/
百科全说20110307:http://www.changshengshu.com/video/3645.html
陈允斌食疗养生博客:http://www.changshengshu.com/chenyunbin/
陈允斌食疗养生笔记:http://www.changshengshu.com/yangsheng/zhongyi/3223/
橘叶柠檬糖水:http://www.changshengshu.com/yangsheng/baojian/3124/
百科全说陈允斌博客:http://www.changshengshu.com/chenyunbin/
张境原博客:http://www.changshengshu.com/zhangjingyuan/
白醋洗脸的副作用:http://www.changshengshu.com/news/jiankang/911/
陈醋泡花生米:http://www.changshengshu.com/yangsheng/yinshi/3545/
桂圆核桃茶:http://www.changshengshu.com/yangsheng/yinshi/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