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靡烘焙界几十年的意大利甜点--【不用生鸡蛋的提拉米苏更美味健康】

(2012-04-27 09:28:07)
标签:

风靡

烘焙界

意大利

甜点

不用

分类: 柔软时光----蛋糕面包

 http://s15/bmiddle/6c9db06ahbe8db80be07e&690


http://s3/bmiddle/6c9db06ahbe8db86f8432&690


http://s6/bmiddle/6c9db06ahbe8db8cd59c5&690

 



http://s12/middle/6c9db06ahbe8dbd7e816b&690


 

提拉米苏(Tiramisu)作为意大利甜点的代表,外貌妩媚、口感极佳,是风靡各大咖啡厅、烘焙门市及西餐厅的时髦甜点。这一甜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红。现今,世界各地的各色高档餐馆都可能供应此甜点。它以香醇浓沉的口感,将马斯卡彭乳酪和鲜奶油的稠香、Espresso(特浓意大利咖啡)的苦、蛋与糖的润、朗姆甜酒的醇、手指饼干的绵密、可可粉的浓郁,揉合在一起。用近十种材料,把“甜”以及甜所能唤起的种种错综复杂的体验,交糅着一层层演绎到极致。这正是Tiramisu的魅力之处。

 

Tiramisu在意大利原文里,“Tira”是“提、拉”的意思,“Mi”是“我”,“Su”是“往上”,合起来就是“拉我起来”的意思;也有另一种解释是“带我走”和“记住我”,带走的不只是美味,还有爱和幸福。关于Tiramisu的爱情故事,许多喜欢美食的美眉都知道,在这里我就不用说了。

 

出自名门的Tiramisu吃到嘴里香、滑、甜、腻、柔和中带有质感的变化,味道并不是一味的甜,因为有了可可粉,所以略微有一点苦涩,这正好与卡布奇诺相配。 轻轻舀起一勺放入嘴里,凉但不冰冷,口腔中顿感清爽。 Tiramisu揉合了奶酪,咖啡与朗姆酒的味道,入口即化。

 

许多人因为通常做提拉米苏要用到生鸡蛋望而生畏 ,放弃制作品尝,其实用特殊的方法加热就可以做到健康卫生了。而且这种方法本来就是另外一种做意大利甜点的办法。这样制作出来的Tiramisu同样极致美味。具体办法看制作下面步骤吧。

 

 

--【不用生鸡蛋的提拉米苏更美味健康】

 

配料(分量:8寸花型慕斯模一个)

-----马斯卡彭芝士(mascarpone cheese)250克,

-----动物性淡奶油250ML

-----意大利手指饼干1份,

-----蛋黄3个,

-----细砂糖70克,

-----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40ML(沾手指饼干)

-----朗姆酒15ML

-----意大利百利吉利丁片2片(约5克1片),

-----冰水80ML(泡吉利丁片),

-----可可粉适量(表面装饰) 

 

 

http://s2/middle/6c9db06ahbe8def880501&690

 

 

 

http://s10/bmiddle/6c9db06ahbe8db97f95f9&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8EN00SIGG.gif美食小贴士:


    1、如果不想自己煮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可以用1/2大勺纯速溶咖啡粉兑40ML热水替代。味道很浓,不习惯浓咖啡的朋友,可以适当稀释。
    2、天热了,冰箱拿出的淡奶油需坐在有冰块的大盆里打,否则有可能打不出,所以提前一天要冻冰块。打奶油盆要干净,无油和无水。

3、脱模的时候,用热毛巾贴着慕斯模捂一圈,让贴着蛋糕模的芝士糊稍稍化开,就很容易脱模了。

4:许多方子喜欢吃之前再筛可可粉,不过那样可可粉是干的,如果做好提拉米苏就筛上冷藏,可可粉有些湿湿的会更美味哦。

4、提拉米苏需要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完。如果要延长保存期,可以放在冷冻层冻硬。吃之前提前转移到冷藏层等其自然解冻后再吃。

5、鸡蛋里有时会有一些很可怕的病菌。将鸡蛋一点点加温到65--80度就能杀死病菌了。而且这种方法本来就是另外一种做意大利甜点的办法。同时也可以将糖溶化,一举两得!

6、玛士卡彭鲜奶酪是进口奶制品,保质期本来就短,再经过运输和店家保存,来到我们手中时保质期也没有多长时间,所以一定要注意看好保质期。并且最好一次用完,再放入冰箱冷藏2—3天就会变质。

7:国产化工明胶问题让人很害怕,我用的是--进口意大利百利吉利丁。

 

 

音乐欣赏: 

Yanni(雅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