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大学,同学们往往对学习有很多质疑,例如:“大学为什么不像中学那样每周考试,不考试,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
“大学老师没有中学老师负责,有的老师甚至叫不出我的名字。”
“大学不上晚自习,我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
所有这些质疑都很正常,因为你们还沉浸在中学的学习方式中,没有跨入大学的学习生活。那么大学学习有什么特点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根据我在某大学的教学经验,先和同学们谈谈大学与中学学习的区别吧,以后再逐步和大家探讨大学生该如何学习。
一、 学习目的不同
中学的学习目标是短期的、单一的:一切为了高考。目标明确到某一类学校,甚至是某一所学校。考试科目也是固定的,你只要按照固定的轨道,努力地去完成就可以了。
大学的目标是长期的,你要思考自己人生的多元发展——职业发展、自我发展,家庭建立。为了让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一,你要学会学习。在校学习期间,你所学的科学、社会知识和技能毕竟是有限的,社会科技日新月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会过时的。所以,即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你也要知道如何搜寻学习资源,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技能;懂得如何学习将对你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你要在学习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学习不是用来让你体验失败的,那些在学习上没有自主性、处处被动的同学,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苦不堪言的负担。其实,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每学会一样新的技能,懂得新的知识,都会给人以愉悦和兴奋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即使是艰苦、枯燥的学习任务,也能坚持下来。曾有一个同学告诉我,如果哪天她认真学习了,晚上从图书馆回寝室时,就会感到步伐轻盈、心情舒畅、内心充实。
第三、要形成知识系统。很多同学有个误解,认为学习就是记忆,需要记住那些知识要点;或者学习就是学会解题,能够掌握每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就可以了,甚至还有人背诵例题!但是,真正的学习不是把学过的知识点零星地摆放在那里,犹如一堆凌乱的沙和砖;而是将各个知识要点有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座知识大厦,这个加工过程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你愿意去做吗?
二、学习的控制权不同
中学的学习控制权在老师和家长手中,学习是被动的,例如:教材是统一的,参考书是教师、父母购买的,老师每天都会给你鼓劲,父母也会用爱和严厉来督促你,甚至每个时间段的学习内容都给你安排好了。
一旦进入大学后,学什么,在什么地方学习,与谁一起学习,都取决于你自己!没有谁天天监督你,你必须自己安排学习活动,习惯了别人替你计划好一切的同学,将接受人生的第一次独立性考验。
我曾在厦大给本科生开选修课,遇到两个学习态度截然相反的同学。大一课程比较轻松,同学们有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A同学告诉我:“大一的课太少,老师,你给校方反映一下,把课多安排一些吧”,而B同学却说:“一年级的空闲时间很多,常常无所事事。有一天,我突然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走进图书馆,制定了这学期的读书计划。”
同样的情境,两个同学的态度却完全不同,A同学希望校方来改变现状,把责任推给学校;而B同学却将闲暇时间多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没有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没有抓紧时间,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学习责任。
当学习的控制权交到了你手中时,你就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了!
三、学习过程不同
既然学习的控制权在你手里,你就要主动、积极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为自主学习。这个过程包括: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监控自己学习计划的执行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价。
例如,就像文章开始,有同学很痛苦地提出的疑问:“中学每周都有一次考试,我能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点;而大学却不每周考试,我无从得知自己学得怎样”。大学学习的效果如何,需要你自己做出判断,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考试测验。
四、师生关系不同
中学的师生关系是保姆式的,教师会不定期地监督你,指导你,师生的互动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而大学的师生关系是松散的,师生的互动大多数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某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广告专业的同学,在作设计时,给很多老师就不同的问题发出E—mail询问,每个老师都认真地作了回复,即使那些课任老师见面连他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大学老师对学生的负责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亲爱的同学,你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才能谈得上老师对你的负责。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杨莉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