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还需要加快高铁建设吗?

(2013-07-22 11:16:06)
标签:

财经

高铁

建设

科技

分类: 时评

中国人一直在为自己国家科技落后而抱怨,而自卑,一旦中国拥有了某项新技术之后,各种议论四起,不将其打入地狱誓不罢休。中国的高铁便是典型的一例。

中国高铁发展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也让竞争对手叹为观止。自20088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使中国成功跻身“高铁国家”之列。截至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铁里程已达8358公里,在建里程达1.7万公里。他们从此才相信,在高铁市场上又多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美国《大西洋月刊》曾评论说,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同中国相比,美国高铁“让美国人觉得难堪。”不仅如此,高铁还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出行的时间成本和痛苦指数。

然而,有关中国高铁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一开始有人通过网络说,中国的高铁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技术,甚至出现了争论的两派别:一为乐观派认为中国高铁国产化超过85%,但怀疑派认为,中国高铁技术主要是买来的。双方一直争论,直到723动车事故的发生达到顶峰,各种声音如井喷一般喷发出来,似乎不糟蹋一番中国的高铁,就不是中国人。一时间,中国的高铁成为落水狗了。其实,723事故是动车事故,根本就不是高铁事故。

近一年多来,原铁道部长刘志军的落马,中国的高铁建设又面临着被停滞的状态,有些高铁线路建设甚至已经被搁置。似乎中国的高铁就是刘志军一人所为,刘志军倒下了,高铁就不能再建下去了。中国发展高铁这样重大的工程,决不是某一部门的功劳,也更不是某一个人的所为,而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那些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的汗水。这话听起来有些官味,其实本就是这样。不能因为某一个部长下台了,就全盘否定,将高铁说的一钱不值,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的文化有种劣根性,一人落马,株连九族,不分对错真假,全盘否定,甚至连一项伟大的事业都要受到牵连。这是极不成熟的表现,应当多一些理性思维。

当然,还有人用市场化观点指责中国现在建高铁太超前了,是亏本的生意,应该停下来。其实,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超前一说,但也必须超前发展,不能简单用市场尺度来衡量,更不能期待在短时间内就收回投入成本,只有基础设施超前发展了,才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才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个道理不言自明。英吉利海峡的地下交通要道,已建成几十年了,目前仍然处于负债状态,难道搞 了几百年市场的西方人就不知道市场化?不知道要尽快收回成本?不知道要赚取高额利润?但在中国,有一批人习惯用市场化的观点去看待一切,衡量一切。结果,教育被市场化,医疗被市场化,让民生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教训极其深刻。

高铁在中国是一个刚刚形成的高科技产业,继续建设高铁,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能让中国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进入高铁时代,享受高铁生活,大幅度节约时间成本。假如现在每天有十万人乘坐高铁,至少可以节约20万小时的时间,这20万小时用于财富创造该是什么概念。其次,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钢铁、通信、材料、制造、工程等产业都将受益。第三,可以促进相关高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高铁是运用新高技术,尤其是动力技术及特殊材料最集中的行业,创新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而这些高科技还可以转移到其它行业。

现在,新一届中央政府一直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有新型的高科技产业来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甚至替代传统产业。高铁正是需要鼓励发展的新型高科技产业,不仅缩短铁路旅客逾一半的出行时间,而且人均能耗仅为飞机的2.5%、汽车的20%,没有污染。高铁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杠杆”,带动其它产业升级。因此,高铁不仅要继续发展,而且还应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高铁的建设速度。

建设高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融资,既不能全靠政府投资,也不能一味靠信贷融资。目前,铁路总公司已经设立,政企已经分离,可以避免出现只讲政绩不讲效益的问题,具备了采取更加多样化途径和方式进行融资的条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高铁融资途径主要有政府投资、贷款、债券发行、民间资金和海外资金。当然,这些融资途径和方式人们并不陌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融资结构。作为高铁建设所融资金,要按照可能性和能够承受的融资成本,通过科学的计算,划分出合理的比例。其中,政府投入占比多少,贷款占比多少,债券融资占比多少,民间资金占比多少,海外融资占比多少,而不能不计融资成本的采取单一信贷融资。过去,高铁建设项目的融资,除了政府投资,大部分是信贷融资,债券融资规模偏小,而民间资金和海外融资还是空白。为了降低融资风险和成本,除融资结构要合理安排之外,政府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在融资的过程中,既要将高铁当作商业项目来进行融资,同时也应当将高铁作为公共服务项目来募集资金,这样可以吸收部分民间资金,让公众有机会参与高铁建设。例如,在社会上通过募捐的方式来募集资金,并给予捐资者以国家级的精神激励。总之,中国高铁建设的融资途径和方式应多样化,融资结构应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铁建设资金不会出现大的缺口,不会导致融资成本过高问题的发生,确保高铁建设健康向前推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