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环境空气污染杂谈 |
分类: 时评 |
今天是2013年1月12日,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下午,我在外面遛达了一圈,才发现外面的空气是那么的污浊,眼睛不敢睁开,嘴也不敢呼吸。回到家里一看新闻才知多地空气重度污染,部分突破测量上限。
据媒体报道,10日晚间开始笼罩京城的雾霾仍在继续。12日上午9时的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最高达到456,有报道说,有的局部地区达到了950。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显然,这是工业化的恶果。这让我想起了一百多年前英国国会议员戴着口罩开会的情境。为什么在一百多后,还会发生类似的环境污染?
人们都知道,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导致癌症及其它 疑难病症多发。一再警示我们:工业化造成的环境灾难正在向我们逼近。然而,人们似乎有些无所谓的面对即将到来的环境灾难。环境灾难事件一二再、再二三地发生,最要命的是水被污染,空气被污染,土地被污染,对人们的危害更大更直接。前几天,山西发生的河流被污染,导致河流下游的河北邯郸整个城市停水,却没有 人为这次水污染事件负责,只有山西一当地政府官员清描淡写的道歉了事。更有甚者,排放污染源的山西一家企业责怪河北邯郸市停水把事情闹大了。不然,他们会将污染事件隐瞒下来。良心何在?
在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有太多的教训可以吸取。然而,我们只是把保护环境挂在嘴上,没有付诸行动,才造成了今天的恶果。政府要管理好环境,减少污染源,不要为了GDP而以破坏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公民要自觉保护环境,既然同呼吸,那就要共责任、同义务,做到少开车,甚至不开车,尽管国人刚刚享受汽车生活,但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让汽车生活成为灾难,对我们的生命造成了严重伤害。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记住:环境灾难正在向我们逼近。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