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筈豌豆及其栽培利用
(2011-08-04 00:20:07)
标签:
杂谈 |
1.特征特性 箭筈豌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入土浅,根瘤多,呈粉红色。箭筈豌豆性喜凉爽,抗寒性较强,对温度要求不高,收草时要求积温1000℃,收种时要求积温为1700~2000℃。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6~28℃。从播种到成熟约100~140天。耐干旱,但对水分很敏感,每遇干旱则生长不良,但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生机,遇水后又继续生长,但产量显著下降。再生性强,花期前刈割,留茬20厘米以上时,再生草产量高。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酸耐瘠薄能力强,而耐盐能力差,能在ph5.0~8.5的沙砾质至黏质土壤上生长良好,但在冷浸泥田和盐碱地上生长不良。固氮能力强,在2~3片真叶时就形成根瘤,春播时从分枝到孕蕾期是根瘤固氮的高峰期。
2.饲用价值 箭筈豌豆是粮、料、草兼用作物,生长繁茂,产量高,每 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1500~2000公斤,高者可达3000公斤;每667平方米产种子100~150公斤,其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30%,可作粮食和精料。箭菩豌豆茎叶柔软,营养丰富,造口性好,马、牛、羊、猪、兔和家禽都喜食。干草中含粗蛋白质13.3%。
3.栽培利用技术要点 箭筈豌豆种子进行春化处理能提早成熟和高产。处理方法:每50公斤种子加水38公斤,15天内分4次加入。拌湿的种子放在谷壳内加温,并保持10~15℃温度,种子萌动后移到0~2℃的室内 35天即可播种。北方只能夏播,较暖的地方可春播,南方一年四季都可播种。用作饲草时,每公顷播量60~75公斤,收种子时播量45~60公斤,行距20~30厘米,子叶不出土,播深3~4厘米,如土壤墒情差,可播深些。单播时易倒伏,通常和燕麦、大麦、黑麦、苏丹草等混播,与谷类作物的比例为2∶1或3∶1。在一年一熟地区水肥条件充足时,可在麦茬地套种或复种箭筈豌豆。苗期多进行中耕除草,在灌区要重视分枝盛期和结荚期的灌水,这对籽实产量影响极大。如用于收割调制干草,应在盛花期和结荚初期刈割;如草料兼收,可采用夏播一次收;如利用再生草,应注意留茬高度,在盛花期刈割时留茬5~6厘米,在结荚期刈割时留茬应在13厘米左右。刈割后要等到侧芽长出后再灌水,否则水分从茬口进入茎中,会使植株死亡。箭筈豌豆成熟后易炸荚,当70%豆荚变成黄褐色时清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