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昌龄诗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014-01-27 09:54:29)
标签:

唐代诗人

王昌龄

《从军行其五》赏析

校园

分类: 诗歌赏析

  前记:王昌龄曾经从军边塞,创作了一组边塞诗歌——《从军行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抒写唐军必胜的信念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这两句的意思是:西北大漠,狂风肆虐,尘土飞扬,弥天盖地,日色为之昏暗。只见半卷红旗,迎风飘扬,军中将士已经出了营门。

首句,是一种背景,使用昏天暗地的场景渲染前线将士战斗环境之艰苦,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战斗的紧张激烈。西北地区,是绵远万里的沙漠,在西北风的肆虐下,沙尘飞扬,遮天蔽日,天空昏暗,道路迷蒙。这是一种极其暴烈的场景,根本不适合出兵作战。

次句,写我军将士不惧恶劣的环境,迎着风沙而上的昂扬斗志。“红旗”,是将士行军打仗的旗帜,起一种导引和指示作用。“半卷”,就是没有完全展开的红旗,为了在强烈的风沙中提高行军速度,将红旗卷起。在迷茫昏黄的天色中,半卷红旗尤其显眼,它就像一团红火冲天而出,势必将前进之路的障碍扫除。“出辕门”,就是出军营的大门,在恶劣的环境中,将士们 不是选择闭门而出,而是迎难而上,可见军情之紧急和前线将士斗志之昂扬。

这两句诗,首句描写战前恶劣环境,次句描写将士的迎难而上,坚决出击,渲染一种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用环境之恶劣衬托将士之斗志。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两句的意思是:先锋部队昨夜才在洮河北岸跟敌人交火,现在就已经传来了我军大捷的消息。

三句,写先头部队的作战情况。“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虽然这句诗没有写明战争的战况,但是我们不难想像,在茫茫黑夜中,洮河北地区战火连天,照彻战场,敌我双方厮杀喊天,尸横遍野,场面惨烈。从此句我们还不能看出谁输谁赢,只有结合下句的捷报才能知晓。

四句,写行军途中传来前线捷报。“吐谷浑”:是古代少数民族名称,鲜卑慕容氏的后裔,西晋永嘉末年,西渡洮水,建国于群羌故地,在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这里用吐谷浑指代少数民族。“已报”二字,笔锋一转,诗人本来还准备随大军奋勇杀敌,但出人意料的是还未与敌交战,就传来前锋部队的捷报。这句用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表明唐军先锋部队作战勇猛,势如破竹,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形容。

这两句诗,没有直接写先锋部队的战斗场面,而是用一个迅捷的战斗胜利,从侧面写出了大唐将士之勇猛,军力之强盛。结合前两句,我们就可以知道最后一句的捷报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这首诗歌,首句渲染恶劣的战争环境,次句写大军的迅猛出击,三句写前军的战斗地点,四句写前线的军情捷报。全诗都没有直接写战斗的场面和战斗的过程,而是从侧面渲染、烘托、暗示大唐将士的果敢勇猛,军队的凌厉声势,军力的雄壮威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