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英文化差异全职妈妈快乐育儿英国小学英国教育育儿 |
我们村里的学校已经不陌生了。小猪老大从学校顺利度过五年。小波折肯定不少。
小猪老二今年九月份就要从村里的幼儿园去上小学了。从二月份我们开始填入学申请表,到五月份正式确认学位。我才知道村里的小学从“好”升级到了“优秀
”,
周围村里的孩子们也挤破门槛要报名,但是按政府学校的原则,自己村里为主,招不满才可以招外村(按距离远近)。夸张一点儿,竞争到白热时候,拿皮尺量距离看谁家离的更近。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是满员30人。以前老大时候27个人家长就已经抱怨人数太多了。哼,我们是幸运的一批了。
收到学位批准通知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学校关于入学事项和活动安排的日期时间表,同时还附上了校服的预定表格。
老二从来是非常爱一成不变的孩子。每次幼儿园有特殊安排或者其它变动,他都不喜欢。这次换学校显然是老二心理的一桩大事。对其他刚满四岁的孩子也一样,家长也紧张的象自己要重回校园一样。幼儿园老师和学校老师从五月份开始安排好六月份到七月中下旬一切参观,适应新学校的过程,其中包括:
1。分班通知/教室展览:晚上的欢迎由校长宣布孩子们入班的名单,然后由各班老师带孩子们去自己的教室参观。
2。Teddy bear's
Picnic(泰迪熊野餐):学校还专门给所有参加的准小学生提供了冰淇淋,饮料和点心。父母也可以一起参加。同时孩子们还可以看看自己的课室还有已经在的小朋友的活动。
3。公园找自己的老师:孩子们喜欢的公园里,自己幼儿园的老师们还有小学分配给他们的老师们和孩子们还有家长互动。
4。当地的牧场:由本地村子里的农场主贡献出农场给孩子了解本地的文化,学校的设施等等
5。本村的自然小路:老师统一带着孩子走路去小学让孩子们熟悉道路和小学周围的环境。
6。两个早上9:30-11:30,试用自己教室。父母开始适应如果把孩子们送到学校然后离开,到时间回来接。孩子们幼儿园的老师会在这两个早上坐阵帮忙。我们家老二可哭的把另外一个妈妈的心都给哭碎了。打电话给我说我儿子好伤心哦。
7。家访:自己和老师约时间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每个孩子有两个老师家访大概一个小时。让老师熟悉孩子的成长和生活环境更好的了解和支持孩子新入学的适应过程。
8。最初的4-6个星期,4岁的孩子们只有半天课程,有的排在上午,有的排在下午。但过了这个适应过程后,大家全部开始全天8:50-3:30的课程。
鉴于我们家的小猪老二适应新环境需要过程比较长。学校和幼儿园专门给了我每个星期四下午学生放学后带老二去学校参观自己的教室和老师。老师专门在下班后等我们娘俩去和老二聊天,带他玩玩具等。第一次下午去有风把教室的门吹的啪啪响。老二有点害怕,老师自己道歉忘了把门关好,然后拉着儿子的手去看风吹门的样子。儿子坚决不去厕所因为怕厕所的干手机。为了鼓励孩子自己上厕所。老师带着老二还有我,打开其中一个厕所门,他们竟然把儿子最喜欢的红色双层公共汽车的图片钉到了墙上,还把幼儿园里儿子喜欢的上厕所的宣传画一起挂到了厕所里。老二看到以后,义无反顾滴蹲了厕所还给了一个大二号。出来自豪的说:“妈妈,I
did a big PooPoo。”(我拉了一个大臭臭。)
我们村里的学校是政府学校,完全不收一分钱。这些细节让我心理唏嘘不已。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出口成章,功课满分。从一个妈妈的角度讲,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和温暖的感受。然后才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健康成长。好多人批评英国的教育误人自己,数理化很脆弱,对孩子要求很低。很多方面我自己对此也有怨言。但是一个好的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平等,和宽容加上引导才能让社会显示出更加和谐。
因为我们本地的学校我更爱英国的学校,更爱生活在英国的感觉。我觉得我把孩子们交给了一群爱护他,理解他,愿意帮助和有能力帮助他的人。
(注:这只是我们孩子所上学校的流程,并不是所有英国学校都这样,学校的地区和管理,层次差别非常之大。请大家注意这绝对不代表所有英国小学,甚至连1/4也代表不了。)
初到英国的妈妈可能会问道的关于校服的问题:
校服没有标志的在各大超市卖School
uniform都可以买,象polo shirt, shirt, Plimsole, trousers, shoes ,socks,
vest, tank top.但有些学校规定要有学校标志的,象jumper,
女孩儿的Cardigan还是从学校买的比较好。这样孩子也觉得很自豪很入群的感觉。但注意买之前一定要按学校的Color
code买,别把颜色买差了,譬如:黑色/深灰色/浅灰色;
蓝色/白色/深蓝色/浅蓝色/红色等。女孩子穿裙子时候连裤袜的颜色也有规定的。(起码我们这边学校有规定。)
政府为了孩子统一着装,还有对低收入家庭的校服补助。为了孩子能感觉和其它家庭孩子的平等。如果有妈妈想帮朋友打听,可以发给我PM,我把政府相应的连接发给你。每个地区的规定可能会有出入。
金猪妈相关博文:
前一篇:你敢不吃我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