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牌坊类建筑的精品--渝北兴隆古峰寺坊门

标签:
古峰寺渝北兴隆临济宗坊门重庆 |
分类: 巴山渝水 |

沿210国道从渝北区府所在地出发,经木耳,石鞋,最多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兴隆镇。

在兴隆镇场口有一支路,这就是渝北兴隆镇至北碚三圣镇的三兴公路、从这个路口下去,翻过华蓥山南天门就是北碚的三圣镇,再往前则可抵达北碚的柳荫,静观。

兴隆发往南天门的班车并不多,只有上午一班,和下午一班。而且南天门车站离古峰寺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所以目前前往古峰寺的交通还并不方便,没有交通工具还是有点麻烦。

从渝北区兴隆镇场口,远眺莽莽的华蓥山,古峰寺坊门就藏在远处群山的身后,照片上最远处靠左的地方名叫南天门,单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其地形地势的险要,事实也如此,古峰寺正是处于南天门的半山腰之上。

古峰寺大致位置

从兴隆镇沿着曲折的山路下行不久,有一个幽静的小山村-杜家村。发源于华蓥山区的后河从村前缓缓流过,村头有一公路石拱桥,飞架后河之上,雄伟壮观。由于附近居民很少,偶尔遇一两个路人,问其建设年代,皆不可考,观其样式估计建于6-70年代。

由于连日暴雨,平时清澈的后河水由于暴雨夹杂着泥沙,变得有些浑浊。


由于刚下了雨,远处群山云遮雾罩,风景不摆了。

前往南天门的山区公路,在华蓥山间缓缓延伸。照片右侧的房子是一个小庙,具体是什么庙,不得而知。
这条公路可以一直通到北碚区的三圣镇(94年区划调整前属原江北县,也就是今天的渝北区)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10分钟的山路,一座精美的牌坊终于出现在前方。

这就是古峰寺坊门,虽历经175年风雨,仍依然挺立。

由于是进寺庙的坊门,所以该牌坊背面为未经雕琢的素面,只对牌坊外立面进行了精雕细琢。这是古峰寺坊门的背后,保持着石材的原始面目。从上坊门上的文物保护牌上显示,该牌坊所在地原属渝北区永庆镇,永庆镇撤消后,该地现属兴隆镇管辖。
坊门的最上端刻有古峰寺三个大字。
在牌坊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用高浮雕、浅浮雕、阴刻、阳刻等工艺雕刻的大量图案,比如“刀马戏文”、“八仙图”、“文武状元”、“花卉”等,气势宏大、造型精美。

牌坊上所刻《古峰宝刹德昆上人建石坊序》是研究渝北区佛教活动的重要文献。

说到古峰寺,还不能不提到一个佛教流派-临济宗,而古峰寺也是当时佛教临济宗在巴渝地区的一个主要的寺庙,也是重庆地区的第一座佛教临济宗寺院,有着很高的佛教研究价值。


这里据说古峰寺的一个大殿,周围居民说是偏殿,或者接引殿。从残存的石梯,堡坎,包括房屋的一些构件,仍能想象出曾经的古峰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



在坊门之上的原古峰寺遗址周围,到处散落着当年寺庙建筑留下的构件,以及其他物件。

这个柱础明显是原来古峰寺的,上面的木柱也应该是原古峰寺的,这些残存的老物件,依然不失当年的精美,隐隐向今天的人们透露着历史的信息。

原来寺庙散落的物件

原来寺庙散落的物件


原来寺庙散落的物件
这个漂亮的窗户应该也是古峰寺所有的。
从这些做工精细的残存的寺庙遗迹,我们仍能看出当年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古峰寺坊门背后,由于为寺庙坊门,故背面为素面,未经任何雕刻。


坊门前方的田园风光,金秋时节,一派丰收的景象。


饱经岁月沧桑的古峰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兴衰,其寺庙坊门能够如此完整的保留下来,也不能不说一种幸运。它让今天的人们仍能有幸一睹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雕刻本身高度的艺术性。如此精美的坊门,由于地处偏远渝北山区,能够有幸一睹它尊容的人并不多,而坊门有些部件也有移位,掉落,风化的趋像。希望渝北区有关部门部门能够对古峰寺坊门加强维护,让这一精美的历史文物能够长久的保存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一睹它迷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