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渝江唱晚
渝江唱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47
  • 关注人气: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渝北雄关——斗碗寨

(2015-10-21 20:09:06)
标签:

斗碗寨

木耳镇

渝北区

重庆

210国道

分类: 巴山渝水
先上一张斗碗寨的照片
渝北雄关——斗碗寨
斗碗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学堂村境内,为清代军事建筑。饱经百年沧桑的斗碗寨,雄踞于木耳镇场口的山巅之上,而建于抗战时期的军事大通道-汉渝公路(今210国道)则从斗碗寨山下擦身而过,为这座古老的要塞平添了几许巍峨。接下来,让我们顺着镜头的轨迹走近这座百年要塞,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进入斗碗寨通常是从这里开始的,前面那栋白房子就是上山的路口。位置位于木耳镇政府前210国道向两路方向前行100米处。
渝北雄关——斗碗寨
在进入斗碗寨的上山路口,几条可爱的看家犬挡住我上山的路,这是在抗议还是在欢迎呢http://mycq.qq.com/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以前也曾多次经过渝北区木耳镇,也听说过斗碗寨的一些点点滴滴,不过当时也未在意。前一段时间和老街群的朋友们一起去木耳考察牌坊,听当地人再一次说起斗碗寨,于是萌发了前往一探这个军事古堡的想法。
渝北雄关——斗碗寨
好在今天下午时间有空,而且秋高气爽,正是一探斗碗寨的好时机,于是拿起相机出发。照片上,石梯是上斗碗寨的大道。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从这里就开始正式上山了。
渝北雄关——斗碗寨
据木耳镇的朋友介绍,前一段时间,渝北区木耳镇政府重新整修了上斗碗寨的道路,如今,一条蜿蜒的石梯直插山顶,为前往斗碗寨探秘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是站在半山腰远眺山脚下的木耳镇。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是站在半山腰远眺山脚下的木耳镇。
渝北雄关——斗碗寨
高路入云端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上山的石梯
渝北雄关——斗碗寨
斗碗寨也是渝北木耳,空港片区的制高点,在这里登高远眺,可以远眺空港开发区,也可以远眺观音洞水库和白云山,这是在半山腰远眺木耳公租房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片区。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临近山顶,别有一番风景,一路上山路弯弯,青松相伴,鸟儿唱歌,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
渝北雄关——斗碗寨
回望山下的木耳镇
渝北雄关——斗碗寨
到了这里就基本登上了山顶
渝北雄关——斗碗寨
山顶的巨石。从这里再向左走200米左右的山路才能最终到达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山脚下的木耳镇尽收眼底
渝北雄关——斗碗寨
通往斗碗寨的山路,这一段基本上沿山脊平行,很好走,风景也不错。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翻过前面那片小树林,就是斗碗寨,古老的要塞正隐藏在密林之中,等待前去探访的人们。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是山上的一处山塘,一群鸭子在池塘中怡然自乐的游来游去,好一幅田园风光。
渝北雄关——斗碗寨
左边的石梯通往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站在这里,前方斗碗寨已隐隐可见。
渝北雄关——斗碗寨
站在山顶远眺空港开发区和保税港区。
渝北雄关——斗碗寨
镜头拉近再看一下木耳公租房和保税港片区。
渝北雄关——斗碗寨
在位于斗碗寨城寨的下方,巨大的岩石上有这么一个圆形的人工遗迹,它究竟是做什么用的?难道是当年的军事痕迹?
渝北雄关——斗碗寨
也有人说是农业生产的痕迹,这个地方以前是个碾子,地上的圆形沟槽是当年农民碾粮食的碾槽。这种说法也似乎有点道理。遥若干年后,到访这里的人们又会怎样去猜想它的用途呢?
渝北雄关——斗碗寨
一段位于山脊上的道路.
渝北雄关——斗碗寨

山上的民居,恬然,悠闲。有茂林修竹为伴,早晚鸡犬相闻,好一派世外桃源的生活场景。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里,就是登上斗碗寨的最后一段石梯。
渝北雄关——斗碗寨
雄伟的古寨终于豁然出现在眼前,雄踞山顶,令人震撼!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碗寨寨门
至于斗碗寨名字的来历,据当地人介绍,因其寨子不大,而旧时巴渝人形容不大的东西为斗碗大小,故此寨得名斗碗寨。至于得名究竟是否源于此,不得而知,不过斗碗寨也确实不大,是名副其实的斗碗大小的寨子。
渝北雄关——斗碗寨

在查阅斗碗寨的资料中,还得知,此地还有一个名字叫高屋基。不过,斗碗寨的名气还是要大些,叫斗碗寨的人似乎要多些。
渝北雄关——斗碗寨
斗碗寨寨门
    对于的解释,在查看相关资料中得知,古时除了人们因生产或生活等社会关系结成的聚集地,如村寨等外,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军事。古时的寨一般位于地势险要,或者偏僻的高山,丛林。毫无疑问位于渝北木耳的斗碗寨,也曾是一座用于军事目的的堡垒或者要塞。百年的风雨历程,在城市的不断扩张中,这座军事要塞已经慢慢的走到了城市的边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重庆这座大城市的主城区,有这样一座古代军事建筑是十分难得的。渝北区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这座历史文物的保护,已于2011年将斗碗寨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渝北雄关——斗碗寨
百多年过去了,斗碗寨的寨门和大部分城墙依然保持完好,这些条石做工精细,堆砌整齐,依然十分坚固,还保留着当初的风貌。
渝北雄关——斗碗寨
 
依然保存完好的城墙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寨门内侧石壁上的孔洞,左右各有一个,应该是当年关上寨门后,放横杠的地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关紧寨门,防止敌方攻打寨子的人破门而入。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个应该安放寨门的门洞。这种结构今天多用铰链代替,因此在当今城市和附近农村都不多了。在一些古建筑和偏远农村还看得到,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格式。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是寨门外侧城墙上的一个石孔,具体是用途,不得而知?有一个想法,拴马的?不知是不是。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从寨门里远眺山下的木耳镇。
渝北雄关——斗碗寨
如今,在这座古寨内,还居住一户人家,沿着这条小路,可以下到古寨唯一的民居,于是带着好奇的心情,决定下去看看这户古寨人家。
渝北雄关——斗碗寨

其实所谓“斗碗寨”,其实规模真的不大。“它不像区内的多功城和贺家寨那般有众多古迹可考,一段窄窄的城墙,一个门洞,进了门洞往里走,十分钟不到就可走个来回。
渝北雄关——斗碗寨

古寨唯一的人家,遗憾的是今天主人外出,整个院子显得十分清静,不然倒想拜访一下主人,了解一下更多关于这座古代军事要塞的历史。
渝北雄关——斗碗寨
据查资料:斗碗寨的周围全是石滩,寨子里有口古井,就算是五黄六月也不会干涸,现在石寨里还住着一户老百姓。1988年,重庆电视台拍摄电视剧《大山下》就在这里取的外景。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找到这口古井在哪里,只有等待下回再来一探究竟了。
渝北雄关——斗碗寨

关于斗碗寨这个寨名,在当地还有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清朝时期,木耳场有一个大户人家,为了躲避土匪的抢劫,就决定筹集银子在当地最高的大山之巅修一个石寨子。当时,负责修寨的罗掌门(师傅)力气大得很,干活儿很利索,但一顿饭要吃几斗碗,人们就叫他“罗斗碗”。不久,寨子修好了,成为了抗击土匪的防御功能极好的城寨。后人为了纪念罗掌门,就把寨子取名叫“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里的每一块条石都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在杂草中依然彰显着曾经的不平凡。
渝北雄关——斗碗寨
本想再往寨子里面走一点,进去看看,但由于寨内杂草,灌木丛生,无奈寸步难行,只有作罢。
渝北雄关——斗碗寨
 登上斗碗寨,凉风习习,天高云淡。方圆近百里风光尽收眼底。近可看渝北城区高楼林立,远可看华蓥群山巍峨,观音洞水库碧波荡漾,白云山白云环绕近在眼前,玉峰山如一条长龙俯卧天边。古寨立于山巅之上,雄奇险峻,四季风景如画,令人叹为观止。
   神秘的古寨,美丽的风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驴友和两路附近的市民结伴前往,或观赏,或探秘,或健身,斗碗寨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雄踞于山顶之上的斗碗寨,就像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无声的述说着一段曾经的岁月
据了解,斗碗寨为清代防御性军事建筑,最早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在清代后期进行过修缮,整个建筑建于山顶之上,占地约3000平方米。然而,历经百多年岁月洗礼,斗碗寨的城内建筑大多不复存在,仅余寨门和大部分城墙依然保留完好。
渝北雄关——斗碗寨

这次登上斗碗寨,正值金秋季节,位于古寨后方的山上稻谷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
渝北雄关——斗碗寨
美丽的田园风光,金灿灿的丰收的田野,一切都是那么养眼,那么让人陶醉。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渝北雄关——斗碗寨
此情此景,感觉就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佳景,一派与世无争,怡然自乐的田园画卷。这一刻,心灵也仿佛得到了回归,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平淡。
渝北雄关——斗碗寨
山上的民居,摄于斗碗寨后山下山途中
渝北雄关——斗碗寨
后山的柏树林
渝北雄关——斗碗寨
现在,有一条公路可以山下的210国道旁直上到斗碗寨城下。
渝北雄关——斗碗寨
在下山的途中,还发现了一些位于山腰的,用条石砌成的墙一样的东西,这些条石建筑隐没在杂草和灌木之中,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这些是否也是斗碗寨的附属建筑呢?
渝北雄关——斗碗寨
位于的山腰用跳石砌成的墙,在杂草中若隐若现。
渝北雄关——斗碗寨

从斗碗寨后方仰望古寨,古寨立于山顶,虽历经岁月沧桑,依然雄伟。
渝北雄关——斗碗寨

在最后完成这次探寻古寨的帖子之时,我一直有个疑问,在清代的川渝地区,有很多地方都修建有这样的古寨,它们的实际作用到底是什么?很多学者解释为抵御土匪或者流寇。我似乎感觉好像回避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清代中期的白莲教起义。乾隆,嘉庆年间都是白莲教运动比较激烈的时期,嘉庆年间长大九年的白莲教起义,有几十万众教徒参加,而川渝地区是白莲教主要活动区域。当时官方和民间也有修建军事堡垒抵御白莲教的进攻的,诸如斗碗寨这样的军事建筑是否也和抵抗白莲教有关呢?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正确的答案希望大家见仁见智,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