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三日游(散文篇)新疆大剧院

标签:
散文 |
中国人不幽默,但很诙谐。这种诙谐带着一种生活的揶揄。
中央电视台新建的主楼被北京人戏称为“大裤衩”。苏州标志性建筑“东方之门”,被当地人称为“大秋裤”。而以雪莲为蓝本设计的新疆大剧院,则被本地人称为“皮牙子”。
这些带有戏谑调侃的绰号,到让这些建筑有了另一种风貌和热度。
这次塔城三日游,回返时在新疆大剧院旁停了二十分钟,车上的小孩一见形色如洋葱的新疆大剧院,就不由脱口而出“皮牙子”。
其实皮牙子这名虽不好听,但新疆人非常喜欢吃它,尤其是少数民族。只要你到哈萨克人家去做客,必会给你做一盘手抓羊肉。手抓羊肉里除了清炖羊肉和面片子,就是皮牙子。不仅手抓肉里放皮牙子,风干肉、烤包子里也离不开皮牙子。皮牙子和奶茶一样,是少数民族餐桌上不可少的食材。当你大口大口地吃肉,感到油腻难耐时,吃一点皮牙子立马感到神清气爽。
新疆少数民族爱吃肉,却少得心血管疾病,和吃皮牙子喝奶茶有很大关系。所以“皮牙子”在新疆人眼里未必是一个贬义词,只是有点“俗”而已。
新疆大剧院这个“皮牙子”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如果你是内地人,来新疆旅游,我建议你抽时间到新疆大剧院看一下大型歌舞剧《千回西域》。该剧以新疆的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为背景,通过实景、影像和歌舞,以气势恢宏的场面,展现了新疆从古至今多元文化交融与民族团结的故事。看了这场大型歌舞剧,我相信你会对新疆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当然,如果你想吃地道的新疆菜,不要忘了尝一下皮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