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展评:彩虹和船

(2015-11-13 20:41:15)
标签:

杂谈

2015-11-03 大卫·帕格尔 画廊杂志

躺靠的女人 2015 布面油画 14 x 11” (英寸)


当下,很多年轻艺术家都在扎堆创作那种藏着掖着的绘画,以吸引眼球,但使劲浑身解数却差强人意。这时,在洛杉矶突然看到两个个展首秀,顿觉清风拂面。其一:LAM画廊的萨丽·布鲁诺个展。萨丽的大幅具象画一点儿也不小家子气,也不遮遮掩掩。还有她的花鸟和女性画,意趣盎然,并不像很多当代绘画那样痴迷于那种心理学上的“延迟满足”——在这些画中,愉悦的“观念”远比真实的身体感觉重要,其他的感觉包括敬畏,惊奇,快乐,尴尬,困惑和不解也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忽略了观者的切身感受。


这位年轻洛城画家的每幅布面油画都是一道绚烂的彩虹,纵情地将过饱和的色彩层层涂抹。作画时,布鲁诺从没想过要节约,她用的材料如此:一桶桶颜料,厚实而斑斓的色彩覆盖着大片区域,直逼感官,还有满满的构图——虽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拥挤,但只消再多一点就过犹不及了。她的绘画创作精神也如此:一种勇往无前、不留后路的决绝在布鲁诺果敢奔放的作品中成形。与之相符的是一份全情投入——“就这么着了”。

http://ww3/large/6c812a29gw1exzmfycd21j21401e0b29.jpg

  凤凰 2015 布面油画 84 x 120” (英寸)


这份抑或完整、抑或饱满、抑或在线条上铺陈的圆满构成了布鲁诺在画作中盛开的生机。但其对立面却如影随形:生命黯淡,怀疑滋生,阴郁侵蚀画面,满足感消失殆尽,寻常令人愉快的体验变得空洞空虚,毫无意义。确切地说,布鲁诺没有画出那些阴暗的瞬间。她的作品与复杂的生活相契合,尖锐地感受到生活的苦与甜,读不出这些潜台词的观众只能怨自己毫无头绪了。她的作品也有着一种韧性,与之相伴的是大量的可爱美好和太多的率真愉悦。如果观众没办法透过表象发现本质,画家的苦心可就白费了。从构图上看,她的图像仿佛各自为战,每部分都像一块拼图,与其他的图块相连,随时随地地传递出意义,同时给观众无限的可能。每块拼图都是一个世界,一个藏在另一个世界中的所在,古怪的图案和荒谬的色彩搭配驾轻就熟地自成一派,孑然一身,一图一世界。布鲁诺揭示了由分到和的结构变化,赋予了作品丰富的体验,更不用说个中暧昧、微妙和复杂的滋味。作品要求观众在其中迷失自我,体味个性,为那些最为偶然的细节而惊叹。


http://ww3/large/6c812a29gw1exzmh18krej21401e0e81.jpg  

杰士帕 2014 布面油画 24 x 18” (英寸)


布鲁诺的所有作品都表明,身边的物事完全没有我们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有趣,尤其是我们倾注的情感和投入的能量。在某种意义上,她的绘画认为世界就是个大容器,我们用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填满它,把灵魂浇注在世间万物中,不眠不休。布鲁诺把这个现象变得肉眼可见。她的作品就是天赐的礼物。不想把物与人隔开,反对遮掩克制,她的绘画有人气,真正了解慷慨、因缘和爱,也腾出了画作的空间来承载它们。


同样的深意也出现在新西兰艺术家罗伯特·洛普森的小船中。在创意成长组织(Creative Growth)发起的、由斯蒂芬·贝克策展的展览中,艘艘小船放置在南维拉德商店的三张桌子上。这些陶瓷雕塑和玩具一般大小,不过洛普森手下随波浪起伏的远洋班轮可不会让你想到现在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电子玩具——让孩子们整天忙着用手触摸屏幕,把他们的想象力一点点榨干。与之相反,洛普森的小船们让我们回到过去,回到一个不用插电就能享受玩具快乐的年代。用木头、金属和塑料做成的小船更让我们的想象力徜徉。孩子们可以轻松地激发小船的生命力,在随便什么空间或浴缸里操纵自己的玩具, 同时在脑海中勾勒出它们所属的世界。

http://ww1/large/6c812a29gw1exzmlyss1fj21kw16okae.jpg


帕特丽夏公主 无创作日期 瓷釉 17 x 7 x 4 (英寸)


这还不够,洛普森细节精美的班轮还炫耀着纯手工打造的精湛工艺。这些用手修整挤压成型的小船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周六下午的手工作品时光,那时的孩子们拿着一团团黏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塑造作品。洛普森充满才华和灵性的双手让观众脑海中船的形象——直挺的船身,光滑的表面和立体的形态——与眼前所见的作品达成绝美的平衡——作品的细节出人意料,精确地还原原貌,做工细致入微,但线条波动起伏,松松垮垮,甚至如水般流动,仿佛正在航行,或者经历着某种魔幻般的蜕变,就如沙漠高速公路上或起伏不止的海面上的海市蜃楼。雕塑的形状让人们想起阳光如何被波浪和被海水拍打着的海岸所反射,光线被肆意抛洒到任何方向,华丽地呈现物质不同形态的感官刺激:光线、液体和固体,在超然美丽的时刻聚集在一起。


http://ww1/large/6c812a29gw1exzmmbxu5mj21kw16oh3i.jpg 

帕特丽夏公主 无创作日期 瓷釉 17 x 7 x 4 (英寸)


洛普森选择黏土算是选对了,这种材料由软到硬的变化,由可塑到硬脆到坚固(烧制时)的改变,引发各种形变,道出光阴流逝。小船中有大智慧,每一个“理所当然“都有可能站不住脚。它们谦卑简陋,不出风头。洛普森也一样,从不摆出教训人的姿态,也不虚张声势,也不传经布道,他希望观众根据自己的主张来走近作品。艺术家于1951年出生在新西兰的惠灵顿,丢了工作后开始陷入对生活的恐惧,之后越来越严重,直到1991年拾起黏土开始创作。这段历史让他回想起孩提时代见过的游艇如何在父亲工作的码头启航和返航。和布鲁诺一样,洛普森没有把自己的艺术做成阴郁忧伤的宣言,也没有沉迷于自己的历史。不过他的艺术可不仅仅是玩闹的幻想。桌上的小船正如远方的记忆碎片——不论是真是幻——唤醒了他人的生命,亲密无间而感同身受,开心又忧伤,时而被遗憾所萦绕,时而甩下这些沉重的历史包袱。


http://ww1/large/6c812a29gw1exzmmg4uyaj21kw16o7pf.jpg 

德班城堡 无创作日期 瓷釉 9 x 2 x 2 (英寸)


一边是布鲁诺硕大的布面油彩,一边是洛普森小巧的泥塑,除了显而易见的差别,我们更为两者的相似之处而倾倒。洛普森的三维物体带着一丝画风,而布鲁诺的构图也有着雕塑般、甚至类似建筑的实在感。两位艺术家都从容易辨识的东西开始创作——船,宠物,花和椅子,都用这些触手可得的寻常事物来拥抱更多的内容:情感,回忆和亲密关系。这些作品独树一帜,因为它们张开双臂,拥抱开放而捉摸不定的沟通和交流,这可是没法儿驾驭或预判的。显然,这是一条双向路,可进可退但要付出才可以。爱冒险的布鲁诺和洛普森从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出发,打造出由内到外散发光芒的作品,巧妙大方,毫无保留。




-------------------------------------------

注:【画廊大视野】大卫·帕格尔——彩虹和船

选自《画廊》杂志2015年7、8月合刊

撰文:大卫·帕格尔

编辑:华代娟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按钮把文章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更多艺术资讯请关注《画廊》杂志!

画廊杂志官方微信号:gallerymagazine

画廊杂志官方网站:www.53-gallery.com

画廊杂志官方微博(新浪):@画廊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