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说《回归“哥白尼原则”》

(2012-11-19 19:56:04)
标签:

奥卡姆剃刀

高特

哥白尼原则

预测

杂谈

解说《回归“哥白尼原则”》

 

《回归“哥白尼原则”》一文被科学松鼠会网站放出来了,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75030 其意义不同于我个人博客了。看几十条评论中,只有wind网友真正看懂了文章,大多数是不理解和否定的,有称是松鼠会第二扯淡文章的,也有直接称是伪科学,因此有必要对这条原则再度解说。

 

很多网友拿出了例子来说明《哥白尼原则》是胡扯,但无一例外地选择的是他所熟识规律的事物,例如一个小孩的寿命等等。网友的这种努力很好理解,他们需要拿出明显违背“常识”的例子来推翻这个原则,但既然都是“常识”了,这就违背了《哥白尼原则》的“对被预测事物一无所知”的适用条件。也就是说,任何企图通过举出“该原则违背了某个常识”的例子来否定这个原则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骂我耍奸了,不让我们拿已知规律的事物去否定这条原则,难道要我们拿未知事物的规律去否定?既然是未知的,我们怎样利用?这条原则岂不是无法证伪了?那它就跟无法证伪的阴阳五行一样是伪科学!

 

其实这条原则的证伪性是存在的,在于“观测点不特殊”, 即任何一次预测的发起时刻,在被预测事物生命周期中等概率地处于任何一点”,这个假设是否合理,就成为了这个原则是否成立的关键。哥白尼原则适用对一无所知的事物进行寿命预测,假设在某事物生命周期中,有10000个人曾在随机时刻对其进行过生命预测,这10000个预测发生在该事物生命周期的什么时刻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没有理由认为这些预测会集中在某个特定时段,所以假定其均匀分布是合理的。再根据以频率换概率的方法,这是数学家伯努利提出的大数定律啊,也是著名的蒙特卡络法的基础。反过来,我们假设这个“观测点不特殊”的假设不成立,根据大量实验条件下频次与概率相互趋近的原理,可以推导出,大量的随机发起的对某一个特定事物寿命预测,会集中在某个特定时段,这个结论您显然不能接受,所以,【假设这个“观测点不特殊”的假设不成立】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所以,某个随机预测位于被预测事物生命周期中并不特殊的位置这个假设,就是成立的。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网友的思路已经跟不上了,这并不奇怪,随机性问题往往跟直觉相悖,除非经过大量科学训练,否则是很容易想不通的。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则,统计规律是不能被个案所推翻的,例如掷一枚硬币,正反面的概率是50%,但居然7次都是正面,这能推翻正反面的概率是50%的统计规律吗?答案是不能。

 

《哥白尼原则》其实就说了一个“观察点不特殊”这个理念,它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有效预测方法,随着设置的置信度的提高,预测的寿命区间越来越大,当置信度为100%时,寿命区间为0到无穷大,这简直就是显而易见的废话。

 

但是,《哥白尼原则》并不是毫无用途,例如两只同样业绩的股票必须选择一个做短期投资,甲股票的变化相对缓慢且与乙股同样处于低位,则应选乙股。为什么呢?已经很长时间低位的甲股票,持续这种低位更长时间的概率更大,这就是该原则的应用。还有,这条原则在避免我们先入为主的错误思维倾向时,有着积极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