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与「新闻贪食副作用」 中

标签:
行星星座心理量子占星水星 |
分类: 量子占星主题杂谈 |
量子占星∕彭定轩2014年版
西班牙文学家波赫士,在其短篇小说《严谨的科学》中描述:从前从前,有一个帝国很执着于制图工艺,为了讲求精确与真实,其地图比例尺越来越小,从1比1万、1比1千到1比1百!与时俱进,进步到只标记一个省份的地图,足足有一个城市那么大,一个国家的地图,居然有一个省份那么大。
到后来,这样的地图已不再能令帝国满足,于是,制图学家制作出一张1比1的地图,面积大小全然等同于现实疆域,图上每一个点都与国家的实地相符。因为地图太大,一旦打开来,就把整个帝国给盖住了,不见天日。于是国民将这份地图运到了遥远的蛮荒之地,直至今日,在沙漠西边,仍有地图的残留纸片,供动物与乞丐住在上面。
与实物一样大的地图,显然无法提供任何讯息,因为它只是现有物的一种仿制模型。小说中的描述,是现代人思考错误的极端情况,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偏差」。这无疑是一种迷思,相信得到更多讯息,自然会作出更好的决定。
水星受克的副作用之二,是因为知道太多,所以想得太多,或根本懒得去想,只要google或百度一下即可。后信息时代的真相是,新闻不等于知识和技能,充其量只是常识及信息,更多是可有可无的消息跟八卦,重要性并不高。假设在过去一年内,你大约每天阅听五十到一百则消息,整年总计吞噬了一万五千到三万笔简短的新闻,可否举出任何一则新闻,因为知道它的发生,而使你做出对生活、学业、工作、家庭及人生,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相信除了专业文字媒体工作者外,少有人能挑出五则以上为证,可想而知,新闻的实用比例低到无以复加。新闻机构希望人们不错过任何生活大小事,相信他们正为你创造生存及竞争优势,许多人落入这个陷阱,实际上,过度的新闻消费不但不能提升竞争力,反而使人的竞争力处于劣势。
现代人在做重要决定时,更容易犯上信息过度的谬误,举例而言,当你打算不跟旅行团,独自去瑞士日内瓦度两周的年假,准备找一间适宜的下榻旅馆时。首先你就原有的认知跟预算,整理出五间旅馆候选,并选上第一眼就很中意的那间旅馆。然而你却因为假期和金钱都得来不易,无法百分之百遵从自己的直觉,决定多搜集些信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于是你开始埋首网络不同酒店的上百篇评论,苦读各式正反意见,阅览各地部落客的文章,点击了数千张照片,并快转了数百分钟影片介绍。在努力十几个小时后,很有可能,你最后还是选了一开始决定的那间旅馆,通常过量的「额外」讯息,并无助于我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如果能把多耗费的时间换算成金钱所得,应可住进当地高级的Le
Richemond Ho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