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桂札记之十一)】钦州印象:走进“三宣堂”,认识刘永福

(2012-09-28 06:57:46)
标签:

广西

北部湾

钦州

三宣堂

游记

分类: 兔游四海

http://s15/middle/6c7a81a3hcab6e9361e5e&690

抵达钦州的当天,查看百度地图后发现了一处距酒店最近的人文景点——刘永福故居,当天就想去参观,但在那些古旧的小巷子里转来转去,等我好不容易找到故居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的开放时间了。无奈,我只能将参观的希望寄托给此后的会议间隙了。第二天上午的会议结束比较早,下午开会时间是14点半,我早早就餐,然后就顶着烈日出发了。因为有第一天的“踩点”,我很容易就找到了目的地。

 

正是周末,永福广场上很热闹,有很多玩耍的孩子和休闲的家长。永福广场紧邻钦江,江岸边有一座观景亭。广场正中耸立着一尊高大的铜像——那是身着清朝官服的民族英雄刘永福策马扬鞭的光辉形象。铜像后面是两座比邻的汉白玉拱桥,小桥真的够小,体现了南方景物小巧玲珑的精致。汉白玉桥的后面就是刘永福的故居,大门口上方写着三个大字:“三宣堂”。

 

刘永福故居的大门敞开着,进出的游客却并不多。大门上方是“三宣堂”三个大字,两侧有一幅对联:“枝栖古越,派衍彭城”,对联两遍的山墙上分别是一个大大的“福”字和一个大大的“虎”字。走进大门,我惊讶地发现:这座历史遗址竟然是免费开放的。此前,我只见过公办博物馆免费开放,而其他景点不管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都是尽量找借口多收费,多敛财。像钦州这样历史名人故居也免费开放的,我是第一次遇到。

 

在游客服务中心登记了身份证,就走进了故居的二进院,院子里是一棵高约30多米的龙眼树,树冠遮天蔽日。二进院的大门上有一个匾额,上书“建威第”三个大字,配以“恩承北阙、春满南天”的对联。二进院的院墙远远望去似乎是古旧的灰色砖墙,走近了才发现:那勾勒出砖缝的青灰色“砖墙”实际上是个仿古“赝品”,局部墙面因为质量问题已经剥落了。墙皮剥落处,露出了里面的真面目:墙面上用不同的油漆书写着不同的标语,大部分是革命口号,应该是写于文革时期。

 

中学时历史学的不好,所以根本不知道刘永福是何许人也。到了钦州后总算对此人略知一二:刘永福(1837年—1917年),汉族,广东钦县人(现属广西)。清朝时的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越南国王为表彰其功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职,所以其故居命名为“三宣堂”。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清政府将台湾割让后,刘永福不服,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唐景嵩逃往厦门后,刘永福被民众拥立为大总统,但他对外仍自称“帮办”。台湾全面沦陷后,潜逃回国,曾任总兵之职,后告老还乡,回到钦州。

 

“三宣堂”建于1891年,是钦州市现存最宏伟、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占地面积22,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大小楼房119间。除主座外,有头门、二门、谷仓、兵房、书房、伙房、佣人房、马房等一批附属建筑以及戏台、花园、菜圃、鱼塘、晒场等设施。谷仓、兵房、伙房等都做了仿古的模拟恢复,而其他房间则布置了一些钦州民间文化的展示。

 

主座是故居大院的主建筑,也是刘永福当年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它的对面是一个巨大的照壁,上书“卿云丽日”,字迹圆润秀雅。照壁的一侧也有两棵高大的龙眼树,翠绿翠绿,郁郁葱葱的。照壁与主座之间摆放着一尊刘永福的汉白玉雕像,雕像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三座。前座门顶上有“钦赐花翎”的直匾,两侧配以“天阶深雨露、庭砌长芝兰”的对联。建筑的外墙山头、屋檐和内部屋梁上有很多木雕、石雕,这些雕刻都非常精美,堪称艺术珍品。

 

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景点没有多少文字介绍,更没有配讲解员。对这样的人文景点,光靠自己看,很难读懂其中的历史沉淀。故居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位游客,看上去都是本地人,有一家三口出游,也有小情侣结伴,还有两拨儿看上去是在校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一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我遇到的游客加起来也只有十几人,实在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旅游资源。

 

http://s11/middle/6c7a81a3hcab6ea28e01a&690▲P01 三宣堂门前的永福广场和刘永福雕像



http://s15/middle/6c7a81a3hcab6ea8434ae&690▲P02 广场上的南国风光



http://s7/middle/6c7a81a3hcab6ead4f426&690

▲P03 三宣堂大门



 

http://s8/middle/6c7a81a3hcab6eb8b6117&690

▲P04 二进院里的龙眼树



 

http://s7/middle/6c7a81a3hcab6eb2e46a6&690

▲P05 二进院大门



 

http://s9/middle/6c7a81a3hcab6edf485e8&690

▲P06 仿古的墙面局部剥落了,露出里面的文革标语



 

http://s15/middle/6c7a81a3hcab6ee37684e&690

▲P07 二进院大门上方的壁画



 

http://s5/middle/6c7a81a3h7aabe4ae3524&690

▲P08 宽敞的故居院落



 

http://s14/middle/6c7a81a3hcab6ef2fe1bd&690

▲P09 院落一角高大的龙眼树



 

http://s1/middle/6c7a81a3hcab6ef988540&690

▲P10 古旧的照壁墙



 

http://s12/middle/6c7a81a3hcab6eff2fa5b&690

▲P11 刘永福汉白玉半身像



 

http://s2/middle/6c7a81a3hcab6f060f1a1&690

▲P12 主座,故居的核心建筑



 

http://s3/middle/6c7a81a3hcab6f0b92bd2&690

▲P13 御赐碑刻



 

http://s2/middle/6c7a81a3hcab6f12b64a1&690

▲P14 高大的花厅



 

http://s13/middle/6c7a81a3hcab6f17f189c&690

▲P15 刘永福蜡像



 

http://s8/middle/6c7a81a3hcab6f1dc20d7&690

▲P16 漂亮的花窗



 

http://s5/middle/6c7a81a3hcab6f24b3cf4&690

▲P17 屋檐上精美的木雕



 

http://s10/middle/6c7a81a3hcab6f29f6af9&690

▲P18 图案大多是松鹤延年的吉祥寓意



 

http://s9/middle/6c7a81a3hcab6f2fe5968&690

▲P19 这是主厅上方的木雕,分层,中间镶嵌着蟾蜍等造型



 

http://s3/middle/6c7a81a3hcab6f3d46692&690

▲P20 两侧方框里的雕刻被敲掉了,一定是文革的“杰作”



 

http://s9/middle/6c7a81a3hcab6f479b698&690

▲P21 但总体上精美木雕还是保存的很完好



 

http://s4/middle/6c7a81a3hcab6f505be63&690

▲P22 雕花木床



 

http://s5/middle/6c7a81a3hcab6f56c7794&690

▲P23 房子山墙头的砖雕



 

http://s5/middle/6c7a81a3hcab6f5d8dc04&690

▲P24 刘永福养兵的院落



 

http://s2/middle/6c7a81a3hcab6f63d6fe1&690

▲P25 黑旗军指挥所



 

http://s9/middle/6c7a81a3hcab6f6dae1a8&690

▲P26 餐厅



 

http://s7/middle/6c7a81a3hcab6f7387f86&690

▲P27 这个院落是书房



 

http://s5/middle/6c7a81a3hcab6f79311e4&690

▲P28 正在进行钦州民间文化展



 

http://s15/middle/6c7a81a3hcab6f7ef4efe&690

▲P29 民间表演——跳岭头



 

http://s3/middle/6c7a81a3hcab6f8582dc2&690

▲P30 这里是谷仓



 

http://s1/middle/6c7a81a3hcab6f8cc8890&690

▲P31 从门口看向谷仓大院



 

http://s6/middle/6c7a81a3hcab6f91273b5&690

▲P32 账房



 

http://s9/middle/6c7a81a3hcab6f9898948&690

▲P33 谷仓的院落也不小



 

http://s12/middle/6c7a81a3hcab6f9f76c4b&690

▲P34 粮食储藏室,下方是通气孔



 

http://s14/middle/6c7a81a3hcab6fa9c0d8d&690


▲P35 谷仓的正房里摆着各种农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