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危害?
(2016-03-15 10:58:12)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
分类: 小儿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器官发育异常而形成的畸形疾病,是出生后就具有的心血管疾病。先心病发病率高,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先天性心脏病种类繁多,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较好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先心病的发病率约占新生婴儿总和的0.7~0.8%。其中约20%~50%的患儿在1岁以内死亡,另外的患儿虽能够存活下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将会导致心血管畸形,极易引发肺炎、心力衰竭、呼吸短促、易于疲劳、晕厥、胸痛等,对患者危害严重,结果失去了手术较好佳机会。有的患儿虽经手术治疗,但终因继发病变严重,使得手术的风险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
危害一:先心病不经治疗,到1岁时有一半死亡,到2岁时三分之二死亡。并且畸形越复杂,病情越重死亡越多,死亡越早。
危害二:心脏结构异常造成的血液湍流可造成局部心内膜结构受损,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就有可能把他们的“家”安在心脏里,并且不断增长、繁殖,加重心脏的损害,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危害三:先心病患儿的缺血缺氧,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全身青紫加重、失去知觉、惊厥,影响大脑供血。长期严重的缺血缺氧将导致患儿智力下降。
危害四:血液与血管的流动和变形加重心脏的负担,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发生心力衰竭,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心病手术效果已经极大提高,目前多数患者如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先心病的危害,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恢复健康,并能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前一篇:预防小儿先心病从孕期开始
后一篇:先心病封堵手术有哪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