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绀一定是小儿先心病吗?

(2013-04-09 09:34:58)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紫绀

法乐氏四联症

心功能不全

健康

分类: 小儿心脏病

摘要:紫绀也称发绀,是指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且超过50g/L 时,皮肤粘膜呈现紫兰色的现象。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毛细血管网较丰富的循环末梢,如口唇、鼻尖、颊部、耳廓和牙床等处最易看到。检查紫绀应在良好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如有明显的皮肤色素沉着、黄疸、贫血或浮肿时,可能会掩盖发绀的呈现。

发生紫绀的原因

临床上出现紫绀的原因(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多)甚多;紫绀的皮肤在用力加压后颜色可发生短暂消退(皮肤异常色素沉着者加压颜色不变)。在寒冷环境因皮肤血管收缩,而在健康人亦可出现发绀,检查时应予注意区别。对紫绀病人,应注意了解发绀出现的时间、诱因、伴随症状、体征(心肺体征、周围循环、杵状指等)。

紫绀的类型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将紫绀分为下列 3种类型:

(1)中心性紫绀:其特点为全身性紫绀,除累及四肢与面部外,躯干的皮肤也呈紫兰色,但皮肤是温暖的。中心性紫绀的病因主要是心肺疾患,肺性紫绀常见于各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阻塞、肺炎、肺气肿、胸膜炎、自发性气胸等;心性紫绀常见于某些先心病、法乐氏四联症等。

(2)周围性紫绀: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引起的该类紫绀,以紫绀出现于肢体的末梢与下垂部位为特点,在患处皮肤粘膜按摩或加温,可使紫绀消退。常见原因有右心功能不全、严重休克,甚至遇到寒冷时,小动脉收缩也可产生。

(3)混合性紫绀:中心性与周围性紫绀同时存在,即为混合性紫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