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先心病的小婴儿手术,护理成功率均非常高,甚至以胎儿、新生儿都可作根治手术,而且年龄小无心理影响,不致有人格障碍,也没有美容问题,故而先心病的治疗时机应根据先生性心脏病的类型,患儿全身功能状态,心脏病发展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综合评估后决定。
许多家长带小孩就诊,经医生诊断为小儿先心病后,反复强调家族中绝无类似的先心病史,其实先心病的病因经多年研究,仍未能明确,已知有关因素有多个:如环境、基因实变、孕期母亲健康、药物的影响等。目前能明了的遗传基因不多,仅3~4个,而在人体表达的并不多见,有家族倾向的以马凡氏综合症为多。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小儿先心病的发病率为6.78‰,每年我国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约为15万左右。其发病率与家庭经济状况,医疗水平,人类种族是无关的,故而患有小儿先心病并不必惊恐,不会传给后代,也不一定是遗传所致。
先心病治疗的时机
这是个科学进步后使原有的观念落后造成的,旧的科普读物及有关早期专着对先心病的治疗时机都作年龄、体重未规范,随着近二十年的研究,这些知识已更新,因为及时的诊治能减少先心病的并发病,并能降低死亡率。
先心病患儿多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期死亡,其原因同患儿的先生性心脏病类型、心功能状态,是否并发感染及治疗措施的得当与否。很多家长认为患儿年龄小,抵抗能力差,想等小孩长大再治疗,往往这样就错失时机,部分病人有可能以后即使进行治疗也达不到目的,
目前先心病的小婴儿手术,护理成功率均非常高,甚至以胎儿、新生儿都可作根治手术,而且年龄小无心理影响,不致有人格障碍,也没有美容问题,故而先心病的治疗时机应根据先生性心脏病的类型,患儿全身功能状态,心脏病发展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综合评估后决定。
先心病一定要开刀手术吗?
答案是否定的。近六十年来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进展,使很多病儿得到及时治疗,但外科手术需要开胸,或(和)体外心脏肺转流,损伤大,费用昂贵,手术本身及输血后的种种并发病,一定的死亡率以及外科手术带来的美容问题,促使医务工作者寻找和探索非开胸途径,即导管治疗。
目前有不少医院已具备了开展导管治疗先心病的设备及手术,在某些病种的治疗中,已取代外科开胸手术,如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等已无需开胸手术,而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动静脉等并可在全面评价后采用介入性导管手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