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情人终成眷属(三)

(2024-01-21 08:13:21)

 
从机场回来崔志国三天粒米没进,睡得昏天暗地,大病一场.过后他梳理了自己的情绪,重新调整心态,经过反复思考,既然分离已成事实,无法挽回,干脆快刀斩乱麻.他给杜清云写一封信,说自己准备结婚了,也希望她早日成家,不久杜清云回信,也称自己名花有主,并准备搬入新家,地址不便告诉了,从此天涯海角各自一方,失去了联系.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
   当时市教育局教研室抓语文教学的是李树华,她是一位资深的教研员,在指导教学上很有建树.听过崔志国的公开课、研究课后,觉得对教材理解把握很全面,教学方法灵活,在讲授过程中,重点明确,难点突破,知识无一遗漏,语言简练又生动,把思想品德教育很自然穿插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在愉快中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听得出神入出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课堂上配合默契,还了解到课只所以讲得好,还和他备课时大量阅读有关,崔老师经常对年轻教师说:"读书就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每次都把跟教学内客有关的书籍全找来细细看一遍.通过长期接触,慧眼识才,这位老教研员认为崔老师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语文教师.
   李树华很有把握,推荐他参加省教科所组织的语文优质课评比,并深入一线,从选课、备课、写教案、讲课全程参与,让崔老师反复试讲,然后再提出如何改进的指导意见.讲课录像带送省后,评比时,评委反复观看,细细推敲,多方对比,一致赞口不绝,评为一等奖,给一中争夺了荣誉,一中领导也很支持他的工作,这使崔志国很受鼓舞.李树华还建议并指导他撰写论文,帮着送到各级语文教研刊物上发表.他顺利地第一批评上了高级职称.
  李树华还多次主动承办,省教科所语文教研员刘洪昌组织的教学研讨会,每次会上崔志国都是主角之一,来自全省各地的和本市语文教师听他的课和教学经验报告,受到同行的好评,也带动了全市语文教改活动.以后省教科所多次邀请他参加中考命题,还把编写高、初中语文教材,复习资料的任务分给他一部分,每次都保质保量完成,刘洪昌十分满意.
  在送高三毕业班那几年,他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升华,他带的班每年在升学率和考上名牌院校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班,有一次全省高考文科状元也是他的弟子.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欢迎.由于教学和做班主任成绩显著,他第一个评上了特级语文教师,他讲课水平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事业上也是如日中天.不久被任命为一中副校长,后又升为正校长,几年后经过市里组织部门,严格考核,多方征求意见,升为市教育局副局长,老局长退休后,他顺理成章又成了第一把手.
  由于他工作踏实,做风民主,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人一道工作,在局里带出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严格要求,明确责任,局内各种科室,协调一致,互相配合,面向基层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上级满意下级拥护.他坚持原则,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通下达,勤于沟通,为改善各校办学条件,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各类学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多年来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他教的学生遍布国内外,成了名付其实的桃李满天下,他朴素的阶级感情,提升为共产党员的政治觉悟.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优秀的国家干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体现在他的工作实践中.在全市教育界享有很高声望.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杜清云走了将近三十年,他也退休几年了,但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继续发挥余热,把过去的优质教案、经验总结、及发表在各刊物上的论文进行整理编辑出书,损给教育局教科所资料室.虽然年过花甲,还是孓然一身,多年来有不少热心肠的人为他介绍对象,还有不少优秀女性主动追求他,都被婉言谢绝,后来不少人议论纷纷,说他心理上有毛病,受过刺激,有的说他生理上有毛病,对这些流言他付之一笑,觉得这样也好,给自己减少不少麻烦,因屡遭拒绝,这个话题成了他的"禁区",再也无人说了,只有他明白自己的执爱在大洋彼岸.
 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他得了淋巴癌,住进了市医院老干部病房.(待续)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