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创业历程分享(一)
于刚
2010年十一月六日
我在美国第一次创业时就深深体会到科学管理和系统的价值。我的第一个航空实时管理系统当时只有个概念和prototype大陆航空公司(Continental)就出了120万美元购买。签约的时候我实在不敢相信,签字的手都在颤抖。可就是这个系统每年为他们带来数千万美元的价值。
当时想着120万美元足以开发N套系统了,可这套系统太复杂,光测试就用了一年多,三年后才上线,开发成本远远不止120万。缴了学费,但学到了大型软件工程的管理。
当然,这套系统后来再不会只卖120万了,我们学会了按价值定价而不是按成本定价,最贵的我们卖了近千万美元。软件的价值远远大于硬件的价值。我们中国的企业也开始慢慢接受这个概念了。
听起来很rosy,但道路极为坎坷,我们几次因为没按时达到里程碑引起现金流的短缺差点断炊。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工资发不出,我的CTO马上提出离职雪上加霜。都顶了过来。这些经历都成了我人生的财富,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
开发第一套航空管理系统时,我只是一个商学院教授,知道管理模型和理论,只对一些企业做了一些咨询,书本上知道项目管理但从未管理过软件工程。系统开发的过程才让我深深体会到从书本到实践有着巨大的鸿沟。当系统正式上线使用时,那种战胜自我的感受是极为奇特的,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尔夫球手中我非常喜欢Phil Michelson。他多年来一直被Tiger的阴影压着,直到他战胜了自己,打破了精神上的枷锁,也战胜了Ti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