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二)

(2016-03-10 15:26:59)
标签:

教育

文化

反思

分类: 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二)

我们并不是要他去承受这种痛苦,但至少要让他知道这种痛苦是存在的。

二、做个自然的施教者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在成人之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想延长他的生命,可死亡是不可抗拒的生命法则。所以,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他如何规避死亡,而是如何学会生活。

生命的意义不取决于它的长度,而取决于我们能从中获得多少感受。

出生的时候,我们被裹在襁褓里,死了之后,我们被钉在棺材里。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摆脱制度或者习俗的约束。

这种愚蠢的做法来自一种与自然相违背的实践习惯。母亲们不愿旅行自己的职责,把哺养孩子的任务交给保姆。

要想改变这种风气,首先要由孩子的亲生母亲来哺育他,唯有如此,才能唤醒人类最自然、最本真的情感,而国家也会变得人丁兴旺。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点,就可以让一切都复归。

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抵抗社会不良风气的关键所在。孩子的捣乱和吵闹可以活跃家里的气氛,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家里到处萦绕着欢声笑语,妇女们也乐意做家务了,丈夫也愿意常回来团聚了。一旦妇女能够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那男人就能担当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母子之间没有照顾彼此的义务,有什么样的母亲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母亲没有履行抚养孩子的义务,那孩子也就不会履行赡养母亲的义务。

只有让孩子知道他应该爱他的母亲,他才会去爱他的母亲。如果血肉之情并没有因母亲的爱得到加强,那它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

过于宠爱孩子和一点儿不关心孩子的结果是相同的,最后也会导致脱离自然。

为了使孩子免于伤害,却把孩子变得更加禁不起伤害。

她不想让孩子遭遇残酷的生存法则或艰苦的生活状态,可他不知道,她现在让孩子免于小灾难,却将来更大的灾难加在了他身上。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她使他变得更加娇弱,完全剥夺了他独自承受痛苦的能力。

聆听自然的声音,然后按照它的指示前进。自然让孩子们从小就经受各种各样的锻炼,它用残酷的考验让他们领会到什么是痛苦和奋斗。

他们在疾病和危险中度过自己的婴儿期,可经受住这些考验之后,孩子们就会变得更加顽强。

这就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必须遵守,否则的话,不但会毁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也浪费掉了自己的精力。

根据经验娇生惯养的孩子更容易死去。只要我们看管好他们,不让他们去做能力之外的事情,那么相对于珍惜他们的体力,让他们使用体力的危险要小得多。

我们要从小锻炼孩子,好让他们能独自承受将来的磨难。我们要锻炼他们强健的体魄,让他们能够禁得起残酷的季节和风雨的打击,忍受得了饥饿和疲劳的摧残。

养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在痛苦来临之前就把自己的孩子武装起来。

人生在世,时刻都与痛苦相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