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教育

文化

反思

分类: 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八)

当他在为别人做事的时候,不要叫他服从别人;当别人在为他做事的时候,不要教他役使别人。你要让他在自己的行为和你的行为中感觉到自由的存在。

如果他已经学会了说话,却放着自己的语言能力不用,仍然采取哭喊的方式来索求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想尽快得到那个东西也好,威胁别人也罢,你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别去理睬他。

当他向你要某个东西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打算拒绝他,就立刻给他,如果你拒绝了他,就不要轻易转变你的态度。

 

标签:

教育

家庭

文化

分类: 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五)

因为他们不会随便乱用这些力量,所以凡是自然赐予他们力量,就让他们尽情使用吧。这是准则之一。

不论是智力方面还是体力方面,凡是出于身体的需要,我们都要对孩子们实施帮助,以弥补他们自身的缺陷。这是准则之二。

我们只需要在他们真正需要的地方帮助他们,至于那些无理取闹或者过分的要求,我们绝不纵容。因为那些要求不是出于自然,就算得不到满足,也不会给孩子带来痛苦。这是准则之三。

 

标签:

教育

文化

家庭

分类: 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四)

三、    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发现做人的准则

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经常换老师,对孩子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每换一个老师,孩子就会在心里暗暗比较,对管教自己的人越来越不尊重,更不会有什么敬畏之心。

 

标签:

教育

反思

文化

分类: 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三)

在我看来,身体上的痛苦如痛风症,不会使一个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只有心理上的痛苦,才会使一个人悲观绝望。

对于儿童的种种命运,我们内心充满同情。但实际上,我们最该同情的是我们自己,生活中的一切灾难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要想保持孩子的天性,我们应该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努力。从他刚来到这个世界到他长大成人,我们都不能放弃这种努力,否则我们绝不可能取得成功。

 

标签:

教育

文化

反思

分类: 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二)

我们并不是要他去承受这种痛苦,但至少要让他知道这种痛苦是存在的。

二、做个自然的施教者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在成人之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想延长他的生命,可死亡是不可抗拒的生命法则。所以,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他如何规避死亡,而是如何学会生活。

 

标签:

教育

反思

文化

分类: 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笔记摘抄(一)

序言

卢梭在哲学上,他主张“自然神论”和人性本善;在社会观上,他强调社会契约论;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然人,让孩子得到自由发展。

卢梭还主张让儿童接受劳动、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让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支配,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得到幸福。

第一卷

标签:

教育

反思

文化

杂谈

分类: 心灵感悟

我们的课程开发和建设应该如何做?

周六我有幸听了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刘新平校长关于课程开发建设的讲座。听完之后,自己的感触也颇多。

首先,课程开发,必须做好顶层的设计。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持者,领导者,必须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必须要有自己思路,并且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的开发。如果我们的主持者没有这样的眼光和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任何课程建设和改革也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的发展。

其次,课程开发和

标签:

杂谈

教育

家庭

分类: 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 期末了,班主任最想对家长说的19句话(转载)

 

分类: 教育叙事
学生打架之后双方家长协调处理的反思
昨天刚到家,就接到崔腊梅家长的电话。他问我说班里孩子打架我知道吗?我说我不知道。他给我说她的女儿在学校让一个叫武凯的男生打了。孩子现在头疼,看怎么办?我就给她说你先给孩子去检查检查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把孩子打出问题了,他的家长是一定要负责任的。另外,武凯的家长我见过,他的家长是一位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你不要担心。我现在联系一下武凯的家长。我让他和你一起去给孩子检查检查。
和他说完话之后,我就想到底班里发生了什么事?打架的原因是什么那?我离校的时候还专门的到教室里看看了,也没有发现异常呀。如果我给武凯的家长说,怎么才能说清楚那?想到这里,我就拨通了崔腊梅组长王楠妈妈的电话。王楠接到电话后,给我讲
标签:

反思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课应该怎么上?

今天中午济源市教研室和实验中学联合开展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参加完这次活动后对自己的触动很大。这次活动其实就是为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方向。初中历史课就应该怎么上,我的感触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历史课堂上对史学概念的处理,要做到浅显易懂,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史学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如何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课堂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难题。今天的这堂历史课,面对初一的学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去明白民族大融合这个史学概念,可以说做到了浅显易懂,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其次,在历史课堂上,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