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工程”考核——示范引领(3)

标签:
示范引领主题班会名班考核 |
[主题班会教案]
守护少年的你
——初中“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一、话题引入,知“霸凌”
播放定影《少年的你》,学生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视听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主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加接下来的活动。
二、身临其境,看“霸凌”
1. 教师下发戏剧表演记录单,组织学生表演提前排练好的教育戏剧《公交车上的一幕》。教师充当导演,在需要定个画面的三个时刻“打板定格”,学生认真观察并填写记录单。
第一个片段段:周五放学后,小志像往常一样乘坐602路公交车回家,和他同乘一辆车的,还有同班的小慧。小慧坐在公交车的倒数第二排,小智坐在前面,他们见到对方,彼此点头微笑。没过多久,公交车又上来三名高个子男同学,是隔壁班有名的“三人帮”,他们整日到处闲逛,看谁不顺眼就骂上两句,是同学们眼中惹不起的人。一见到他们上车,小志立即将脸侧到一边,低下头,眉头微皱,忐忑不安地抓住书包的背带。
教师“打板”,宣布此处定格。演员暂停表演,定格动作。接着教师让“三人帮”的领头人说出心里话,让同学们知道霸凌者的想法。
第二个片段:上车后,“三人帮”环视车厢,马上就发现了以小志。为首的男同学最高大,他一看到小志就走了过来,只见他一只手搭在小志的肩膀上,另一只手揣在裤兜里,嘻嘻哈哈地说:“不是八班的班草小志吗?”其他两名同学也跟着笑了起来,附和道:“狗屁班草!”为首的男同学一边用手扒拉着小志的后脑勺,一边继续说:“长的这么白,还又瘦又矮的,你该不会是女扮男装吧?光会学习有屁用啊,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干巴的小萝卜头,还没有我的腿高呢!”说完三个人一起大笑起来,小志的脸涨的通红,嘴唇动了动,好像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头更低了。
教师打板,宣布此处定格。演员暂停表演,定格动作。教师让小志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同学们知道被霸凌者的想法。
第三个片段:见小志不说话,“三人帮”干脆在他周围坐了下来,继续开着他的玩笑,还把他的书包抢过来翻看里面的物品。小志小声的说“把书包给我吧,里面有作业本!”“三人帮”才不理会,一边嘲笑小志是近视眼,一边继续翻看他的书包。坐在倒数第二排的小慧目睹了这一切,他感觉如坐针毡。
教师打板,宣布此处定格。教师让小慧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同学们知道旁观者的想法。之后,教师宣布表演结束。教育戏剧的情节并不完整,需要全班同学在后面的环节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运用教育戏剧中的人物扮演技术和定格方法,使学生带入角色,获得多元体验。
三、权威发布,识“霸凌”
1.知识竞答。看完戏剧教师提问:情境中“三人帮”的做法是什么行为?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校园霸凌,教师举行竞答活动,竞答题目来源为2021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每道竞答题题结束后,班级小法官立即公布正确答案。学生在竞答中了解校园霸凌,明确校园霸凌的定义及特征。
2.心理探索。情境中呈现了校园霸凌的三种常见角色:霸凌者、被霸凌者和旁观者。借助戏剧记录单,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分析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表,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如下:
a. 霸凌者的心理特征是盲目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对他人持怀疑和歧视态度,移情能力较差,有较强的支配欲,这些心理特征为他们实施霸凌行为埋下了伏笔。
b.霸凌者的心理特征是缺乏自尊和自信,内向者居多,对外界刺激较敏感情绪具有不稳定性,这些消极的心理特征可能会引发他人霸凌。探索后,学生认为应当在生活中形成正向,积极的心理品质,强化自己的耐挫力,为预防霸凌打下心理基础。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竞答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霸凌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认识校园霸凌,结合借助观察记录单,引导学生探索人物内心世界,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同理心。
四、模拟演练,防“霸凌”。
1.策略学习。教师展示中国反校园欺凌网上所给的预防校园欺凌的具体措施归纳为四字策略:善、识、乐、勇。
善:在集体中学会与人为善,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和谐的集体氛围能够有效降低霸凌发生的概率,好的氛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从好好说话开始,记住善语接善缘。
识:在认知上充分了解校园霸凌,强化预防霸凌的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有身体欺凌才是霸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霸凌,都是常见的霸凌行为,在霸凌首次发生时,我们就要及时处理。
乐:在心理上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我,培养乐观,阳光,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遭遇霸凌后,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接受心理辅助,在班主任或心理老师的协助下卸掉心理负担,记住,受霸凌并不是你的错。
勇:在隐蔽场所和缺乏监管场所,要结伴同行,提高警惕,假如遭遇霸凌,要先避免发生冲突,确保自己人身安全,在此基础上不卑不亢,表明你坚决反对霸凌的立场,并勇于寻求旁观者的帮助,面对暴力面对暴力,我们要记住智取胜于武斗,如果遇到他人被霸凌,要敢于发声提供帮助,可以当场呼喊并警告霸凌者,同时寻求更多人的帮助,事后及时报告给学校或利用反霸凌信箱举报霸凌现象。
2.模拟演练。
学生组内交流探讨遭遇校园霸凌后,我们该如何做,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刚才学习的策略,创造性的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小组代表分别扮演小志和小慧,将教育戏剧完整演绎,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行为的参与者,从行动中学习方法,演练应对策略。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充当实践指导者的角色,班会课想要有切实的效果,学生观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可以实施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演练,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升认知水平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改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