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工程”考核——示范引领(1)

标签:
名班考核示范引领班级文化讲座 |
分类: 追寻卓越之旅 |
借文化之力
——班级文化建设实践分享讲座提纲
宿松县城关初级中学
一、班级文化概述
1.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在实现特定的教书育人目标过程中形成的,并为这一特定目标服务的组织文化,它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模式、行为规范和班级内部环境的整合。(来自符红艳)
2. 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师生长期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培育形成的班级形象、奋斗目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是班级集体智慧的结晶。(来自周文杰 张雯雯)
3.分类方法:
按班级文化的组织文化属性,可以将班级文化分为: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举例)
按外显特征分: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举例说明)
按形态划分: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举例说明)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1. 认识文化的力量
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才有凝聚力,有优秀卓越文化的企业才有经营力,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才有学习力。(文化是一中软实力。)
2. 正确认识班级文化的职能
(1). 导向职能——引领方向
(2). 规范职能——规范行为
(3). 激励职能——激发潜能
(4). 凝聚职能——凝心聚力
3. 从管理角度认识文化的作用
现代管理的两次飞跃: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是一次飞跃;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是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经验管理(主要表现为人管人,人盯人:累死人)
制度管理(依靠严密的规章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
文化管理(全体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并且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行为,从而转变为一种文化自觉。)
现代管理正在由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实现从硬性管理到软化管理的飞跃。班级管理也要努力采用文化管理的方式。
总结: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柔性的战略管理手段。
班级文化建设,助力班级管理,提高育人实效。
三、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案例分享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两点认识: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动者、组织者、指导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班级文化建设“行”重于“知”,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充实的动态过程。
1. 设计班级标识,打造班级品牌。
•
•
•
•
•
•
课件展示“扬梦未来班”班徽、班旗,以及班徽和班旗在班级管理和大型活动中的运用举例。
2. 凝练班级精神
班风学风是班级精神的高度概括。
扬梦未来班的班风: 快乐自主
扬梦未来班的学风: 勤学善思
(展示班风、学风、班训的图片)
3. 建设物质文化
a. 建设制度文化
与学生一起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形成班级公约,先上墙,后入心(抓好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制度修订,全员参与,举手表决。
案例:班级日常管理首席组长负责制介绍。
b. 建设绿植文化
班级摆放绿植,既是美化环境,更是育人手段。
案例:展示“兰·韵”主题绿植文化建设——兰者,君子也。
c. 建设班级阅读文化
班主任应该大力支持学生阅读,引导学生科学阅读,建设好班级图书角。( 现实中并非每个班主任都支持学生读书)
案例:班主任引导学生读人物传记的故事;作为英语老师引导学生读英语原本著作的故事。
d. 建设班级卫生文化
卫生管理原则: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案例:教室不设垃圾桶,卫生反而更好。
离校前12字诀:“垃圾带走,抽屉清空,桌椅归位”。
e. 公示文化:用好公告栏、荣誉墙、黑板报
定时更新,发挥激励、宣传作用
4. 建设名人特色班级
名人特色班建设是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案例:定名人—读名人—写名人—学名人
展示:周恩来名人班成果。
“五星少年评选”——立足过程,关注全面,多元评价,促进发展。(美德之星、文明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艺术之星)
案例:优胜奖杯和进步奖杯激励学生的故事。
总结:班级文化建设目的是为助力班级管理,提高育人实效,帮助我们做幸福的班主任,做幸福的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