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五
(2024-02-17 21:25:33)
标签:
读书心得新课标解读评价建议 |
分类: 读书心得 |
一、应树立怎样的新课程评价观?
首先,教师的评价观应该从长期以来的以测试为主导转向以评价为主导。什么意思?就是教和评很难区别开,应认识到“教即是评,评即是教”,二者不可分割。
其次,教学评价是一项不断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新课程所强调的评价不只是为了选拔学生,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挖掘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三,理解学习段评价、学习性评价、和学习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并积极聚焦和开发学习性评价和学习化评价。学习段评价通常在单元、课程、年级、学段结束时进行,试题命制基于学段内所学内容,在目前教学评价中占主导地位,它指向终结性评价。学习性评价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用于了解学生学生什么时候、是否运用以及如何运用所学内容。教师通过学习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打分或者对学生进行比较,而是为了帮助自己给学生做出反馈,并且为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提供依据,调动学生个性化地参与学习。学习化评价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角色,教师把学生看作评价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联结者,学生是积极的思考者,他们通过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分析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调整和修正,以推动下一步学习。
二、教学评价的种类和方式有哪些?
1.
教学评价的种类多样,按课标的表述分类,包含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
2.
教学评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课堂观察、课堂反馈、自评互评、学习档案、反思日志、问卷调查、师生面谈、座谈讨论、随堂测验等。
三、为什么要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怎样实施?
近年来,基础英语教育领域的教学和评价改革都朝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推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是单纯追求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学业成绩,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评价也不再只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有利于激励和赋能每个学生。有效衔接和融合教学、学习、评价这三个方面以达成良好的教与学,已经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现实任务和教学追求。
为了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解析与指导》建议广大一线教师:依托诊断性评价惊喜课堂教学设计;以英语学习活动观统筹各教学要素;提出促进学生主题意义的正确问题;为保障学习发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基于持续课堂观察基于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有何指导意义?
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为学业评价和考试提供具体的指标依据。命题老师应认真研读学业质量标准(含“学业质量标准”格前面的额概括性描述),并落实质量标准在试题中的体现。《解析与指导》提出命题人员在命制义务教育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题目时要注意如下四点:关注考试性质的变化,确保难易适度(高招和学业水平考试两考并一考);选择优质完整的语篇,确保方向正确(选材体现鲜明的育人导向);坚持以标命题的原则,确保学考一致(禁止认为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突出核心素养的立意,确保理念先进(重点考查语言运用、设置丰富情境、体现开放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