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行我思
我行我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80
  • 关注人气: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假读书:读《做个自驱型教师》

(2023-01-27 16:14:37)
标签:

寒假读书

专业发展

自主驱动

分类: 读书心得
自我驱动 走向幸福
——读李志欣《做个自驱型的教师》有感
虞 全 保
这个寒假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像往常一样,学校为每个老师配备了一本专业书籍,供老师假期阅读。记不清这是学校第几次给老师们发放假期精神食粮了,凭印象,学校至少发放有如下书籍:《面向个性的教育》(李希贵)、《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微创新》(李志欣)、《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国雷夫)、《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余文森)、《致教师》(朱永新)、《上有灵魂的课》(成尚荣)《做个自驱型的教师》(李志欣)等。我想:一个愿为老师花钱买书读的学校一定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学校。待在这样的学校里,我感到幸运与自豪。
从门卫室领来的这本《做个自驱型的教师》,一直放在书桌上,混在我各色的书籍和杂志中间,迟迟没有拆去薄膜的封皮。一者,在假期之初网购了几本“可见的学习”系列书籍,准备好好探究一番学习本质,于是利用给儿子陪读的机会先读这几本书;再者,我一直在想:作者可能会在书里写些什么呢?我期待在这本书得到什么呢?在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前,我不允许自己拆封。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如下的阅读期待后方才拆封:1. 老师为什么要自驱?自驱的动力来自哪里?2. 自驱要付出多少时间成本、健康成本、亲情成本,甚至物质成本?3. 一线教师怎样自我驱动?
带着期待,才开封皮,翻开目录,粗略浏览序言和后记,我知道了该书是一本教育随笔集,主要聚焦教师的专业发展。全书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渗透着对教育款款真情,共分五辑:主动研究读懂学生、钻研教学驾驭课堂、自主发展提升自我、打破僵局自我突围、追逐理想体验幸福。李校长的专业成长故事、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深深吸引了我,我利用大年初拜年走亲戚的间歇前后四五天的时间读完了全书。
一、幸福不会从天降——什么做自驱型的教师?
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幸福生活。老师的自我驱动,会带来幸福的教育生活。李志欣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从一所农村薄弱学校步入首都名校,从全国率先掀起“零”作业改革的浪潮到“全学习”理念的不断升级。李老师以自己对教育的执著和智慧,不断向更理想、更美好的远方一次次出发,一次次成长的蜕变——从优秀到卓越的抵达。李校长30多年的从教历程表明,自驱力来自对阅读持久渴望与坚持书写的不懈追求,来自品尝生命自主成长的味道与收获成果的喜悦。
教师的幸福来自对教育过程的诗意追求和教育规律的不懈探索。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是辛苦的,疲劳的。如果没有一种对教育对象的深层了解和对教育规律的精准洞见,那将是非常痛苦的。李老师善于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教育生活中去发现令人深思的东西,例如他告诫我们课堂中“学生需要老师的真实发现”,在听新手老师课后他发现教育学生不能仅靠“告诉”,在李老师的课堂批评也可以变得如此优美。
教师的幸福来自对自己专业成长收获的喜悦。通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李老师收获很多专业荣誉: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山东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多本杂志封面人物,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多部教育专著。虽然荣誉并非老师专业发展的终极追求,但不可否认荣誉的获得在客观上还是激发了老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师幸福的来源之一。
二、不待扬鞭自奋蹄——什么是一名自驱型教师?
李老师说:做一名自驱型老师,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尽心尽责的师长,做慈爱的父亲母亲,做忠诚的朋友伴侣;我要争取做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师,赢得学生的敬仰,家长的满意,领导的信任。
自驱型老师会主动作为,不折不扣完成作为一名老师的分内职责。主动作为,不需要学校催领导管,主动做自己应该做的一切工作。如,开学主动规划新学期的教学,制订好真实可用的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至少一个单元的课程;根据上学期期末评价,分析学生学业成绩,找相关学生交流,征询学生的意见;主动学习研读国家的教育文件,如各学科课程标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发的指导性意见等。
自驱型老师会创造作为,为自己庸常的教育生活注入创新的活力。当老师年数久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虽然“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年年岁岁人不同”啊。教育是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老师能给自己平凡的教育生活注入创新的元素,于自己于学生,都是福气。小到一个教学环节、教材细节的处理,大到课堂结构、教学模式的变革,都可以创新。说简单一点,创新就是要变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活;一成不变,则死水一潭。难以想象,相同内容,老师对不同届别的学生采用同一教法。
自驱型老师会善意作为,不遗余力施加孩子可以接受的良心教育。教育是良心事业,可是现实中有太多违背教育常识的教育现象。例如学生每天承受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导致疲于奔命,身心受到双重伤害;不重视体育教育已成常态,包括体育老师在内。虽然国家“双减”在行动,但学校教育生态改变不大。在大教育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自驱型教师,能够自觉从孩子身心健康出发,通过改变自我,给孩子以人性化的教育,如少安排一本资料,精选每日作业,善待每一名学生等。
三、自主发展向卓越——怎样做一个自驱型教师?
怎样做一个自驱型教师呢?李志欣老师在书中给老师开出的处方是开拓自主发展的专业成长空间。
一是秉持“按自己的节奏走”的发展理念。
“按自己的节奏走”是充分尊重老师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这种生活方式可以释放自己的潜能,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赋,做自己擅长并感兴趣的事情。“按自己的节奏走”意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转变,意味着要抛弃工作生活之被动、工作方式之机械和追求目标之偏颇。“按自己的节奏走”,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解放自己的职业兴趣,二是关注学生;兼顾兴趣更易出成绩,聚焦学生发展更能凸显教师的价值。
二是尝试“5+2”自成长模式。
“5+2”模式是李老师倡导并极力推广、亲身践行的教师成长模式。“5”即读书、写作、课例、课题、课程;“2”即游学和分享。读写塑造心灵,研究练就真功,游学打开视野,分享成就高度。李老师强调,要从单一的教研中跳出了,把教师带向自由研究的理想领域,练就读写力、研究力、实践力、行走力和分享力;通过系统组织“5+2”模式下的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以读促教、以写促教、以研促教、以行促教、以思促教,不断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三是寻找“三个关键”。
“三个关键”即寻找专业成长路上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和关键读物,换句话就是教师发展需要“过三关”——创造关键事件、遇见关键人物和发现关键读物。
关键人物是教师发展路上遇见的“重要他人”,这个人在教师的生命成长、情感培育、思想形成、专业发展中期关键作用。
关键事件,是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某一件触动人的事件,除了偶然事件外,还要善于创造事件。
关键读物在性格塑造、事业发展、命运布局中起着关键作用。李老师强调读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选择,选对了关键读物,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试想:一本《共产党宣言》改变了多少人命运啊!)关于读书,李老师介绍了“三个一”读书策略,很是经典。“三个一”即翻烂一本教育经典、专攻一个教育专题、精研一位教育名家。书籍浩如烟海而时间有限,“三个一”读书策略堪称智慧。
李老师的这本《做个自驱型教师》让我明白为什么要做一名自驱型教师,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一名自驱型教师。读这本书,我还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因为李老师曾经也是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李老师说建议我们要精研一位教育名家,也许我该好好研究李志欣老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