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郎中
二郎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53
  • 关注人气:1,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知之明

(2019-02-15 22:38:34)
标签:

健康

文化

杂谈

分类: 天人之际

传统的学问,视野非常广阔,看事看物会联系到天地自然,在事物最源头的地方来看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活在天地之中,受天时地气影响,这种影响时时刻刻作用在人身上,如果习惯和习性不改,各种影响扭成一股力量形成可以大致描绘的生命轨迹,这是个人命运和体质能推能算的根本原因。

植物生长在天地之间,同样受天时地气影响,天生四气,地出五味,植物有四气五味,四气,一年四季寒热温凉的影响,五味酸苦甘辛咸,地气所赋予植物的特征。

天命之谓性,万事万物禀受的气性千差万别,万物万物的特征也有了千差万别,人有五常六合,植物有四气五味,人为万物之灵,得天地之气最全,相对人来说,植物得天地之偏气。

四气五味,每一种植物得一部分,干姜附子性热、黄芩黄连性寒、桂枝山萸性温……各有各的性情,桂枝辛、白芍酸、黄连苦、甘草甘、牡蛎咸……各有各的味道,人如果按四气五味来看,气味俱全,人之所以称为人,不仅仅有物性,还有天性,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有宇宙造化一样的智慧,跟万物有着根本的区别。

天时地利是影响药性的关键因素,同样的植物,不同地方生长物性有差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药,药材讲究地道药材,如艾叶全国各地都有,湖北蕲县出产的艾草叫蕲艾,叶子形状不一样,性味最纯正。

农作物有大年小年之说,果树有个奇特的现象,今年结了很多果子的话,明年就不能多结果或甚至不结果,从植物形态来看会找到许多原因,如果从气候看,天时地气作用于各种植物,因为物种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出现大小年,同样的植物,不同气候生长物性也有差别,这是自然之理。

这种影响十分精微灵动,万物有情,如五月采艾正当时,一年的端午前后,天时最热,艾叶性温,这个时候采摘最贴合艾叶温通的物性。

还有茶,常有清明茶和谷雨茶之分,气候对茶叶的影响十分明显,不同气候采摘和加工的茶叶,物性差别很大。

一年当中,不同采摘时间影响物性,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也会影响药性,五运六气观测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不同气候作用于植物,植物相应的物性会发生变化,什么年份的气候利于什么植物的生长和采摘是一门大学问。

这是古人的观测方式,在天地自然中认识事事物物人人,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人的智慧也无穷无尽,在自然的视野下,人是万物的一部分,人能够跟自然相应,能够和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类似有机论,牛顿的古典物理为机械论,今天的物理学慢慢走到有机论,天地万物互相关联,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

有机论跟阴阳五行一样混沌,任何事物都可以分成阴阳,阴阳分成之后再分阴阳,相同事物内部有阴阳,不同事物之间又形成不同的阴阳,阴阳相反相成,事物的的变化越来越复杂。

有机论并不普及,流行的认识偏向机械论,追求精确性,喜欢用各种概念定义事物,有意无意用知识把事物的各种联系分割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分割而走向疏离,变成一个冷漠至极的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也因为分割而走向失衡,如果人类一直按照这样的方式和速度发展下去,人类没有天下大同的那一天,地球的资源却有枯竭的那一天。

传统学问讲究一以贯之,掌握了造化规律,能够在千变万化的事物当中找到一个可以观察各种变化的钥匙,如果明白这个规律,简单到极点,能看到事物人的本质,能根据规律推知前因后果,好像现在的公式定理,有这个必定有那个,复杂的东西变得容易理解。

嗜欲深者天机浅,先人看待这样的学问常常跟道德联系在一起,没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只剩下小聪明,只是看到自己,自然而然割裂人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不可能看到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

天性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天机才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人的私欲越少越接近天性,人跟自然越接近人的天性越足,自然浑朴灵动,没有人为的虚伪。

五运六气用最简明的方式告诉我们天人相应的一种方式,根本不出阴阳之道,阴阳化生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化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用天干地支来推算,十个天干代表天体的作用力,十二地支代表地球的作用力,天干地支犹如建模抽象出来的符号,代表天地间各种力量,这些力量的各个作用力可以通过一个系统推算出来。

这个结构可以理解为时空的统合,万事万物处在同一个天地系统中,日月星辰运转的位置变动形成了时间的变化,不同的时间包含了不同的空间结构与作用,五运为空间,六气为时间,时空作用于天地万物而有不同的变化。

这是先人经过无数代积累观察总结出来的系统,根据这个系统模拟出天地与万事万物千丝万缕的作用关系,可以借助这个系统结合实际的情况推导现在过去未来。

不过,推导是一回事,事实是另外一回事,好像拿着地图看北京,不等于去了北京,推算出来之后还有一个验证过程,这是学习术数的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阴阳不测之谓神,最原始的解释,阴阳变化不定的时候,我们不能绝对推测未来是阴是阳,未来有许多中可能性,推算的时候阳和阴都是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是偶然的,不是绝对的,事前不能够完全准确推测。

进一步说,阴阳变化难以推测,因为阴阳互变的时候,不同事物有不同性质,时空不一样,结果不一样,甚至同一事物,在不同时空也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股票,在理论上不是上升趋势就是下降趋势,上升和下降趋势不明显的时候为盘整,但什么时候上升、下降或盘整,各个力量的综合作用,人只能结合现在的各种因素进行判断,不可能完全精准,况且一个黑天鹅事件就可以让整个趋势发生根本改变。

阳变阴,阴变阳,这种变化要在一定的条件和适当的时候才会变,如果不明白这点,我们非常容易把推导变成预测来代替事实,看起来高深莫测,显得神机妙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事实上,世界很大,人类很小,人有自身不可逾越的局限性。

阴阳变化非常简单,真正掌握能够真正知道未来的轨迹则需要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如果没有这些学识和经验做支撑,判断会出错,特别涉及到天地这样大的范畴,我们的学养和修养远远不足,没有天地的格局和境界,未来的趋势大多数测不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预测大事不准小事准。

面对广阔的自然造化,夫子的立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承认对宇宙人生,有些事情是了解的,有些事情是不了解的,这是自知之明。

有这样的自知之明,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存疑待考,不强以为知,在可以知道可以探索的部分继续努力,这是学习的态度,也是最有智慧的做法。

推导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谁也不可能算无遗策,只是描述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发生什么要结合具体进行的事情跟踪观察,这个过程没有神秘可言,只是依据原理来推导,依据事实来验证。

根本的目的不在于预测,在于了解天地奥秘,知道世界真相,从而更好地修心养性合于天地自然之道。

恐怕这也是国学为什么越来越下三滥的原因,利用人性的弱点制造神秘玄奥的气氛来谋取个人私利,大家喜欢依赖和等待,总要人营造彼岸美好的世界等待大家,大家喜欢自私和懒惰,总有人贩卖功德做各种交换。

2019年,己亥年,属于甲己之年,甲己合化土,运气来看,土运统之,己土为阴土,土运不及,从六气角度来看,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上半年风气旺,下半年天气偏热。

风木克土,气运不相合,土气本来不足,风气又在克制,土气更弱,为天刑之年,木气强,土气弱,全年气候风气比较盛,到了秋季的时候,金气来复,天气又会热上偏燥一些。

《六元正纪大论》说:“己巳己亥岁,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风化清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风化三,湿化五,火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土气不及,化气相对不足,植物生长会受到影响,粮食可能会减产,农产品的品质可能会不理想。

五脏六腑之中,脾胃属土,脾胃发病率将增加,比如上吐下泻、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病。

除了脾胃病,上半年木气偏胜,人容易受风寒,也容易有肝胆之病,比如肝火旺,两胁肋骨疼痛,下半年相火旺,相火不藏的人会出现各种热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运六气
后一篇:融会通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