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意阴阳

(2018-12-16 13:35:42)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天人之际

无极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交感,阴阳相推,万事万物才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互相作用是大道化生万物之后的规律,是天地生机之所在,如果只有阴,或只有阳,也就没有了生气,宇宙归于静寂。

万物不论如何变化莫测,离不开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是宇宙的规律和原则,是万事万物的纲纪,天地变化的源头,生长毁灭的根本,神妙灵明的内在动力,看病的道理离不开阴阳二气。

阴阳两气相对无极太极来说有形有迹,相对阴阳生化出来的事物来说无影无踪,描述阴阳两气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借助于天地四时日月,《易经》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用天地日月变化讲述阴阳的性质,天升地降,清阳之气聚于上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成为地,阴阳的性质,阴主静止,阳主运动,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化生能量,阴聚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灵枢·论疾诊尺》用四时变化讲阴阳的循坏往复,阴寒阳热,寒到极点而生热,阴转化为阳,秋冬去而春夏来,热到极点而生寒,阳转化为阴,春夏去而秋冬来,寒暑往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

天地四时日月只是阴阳变化的一种现象,不等于阴阳变化本身,“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明了宇宙动静,追溯造化之源,从而明白生死的道理。

死生的道理在于阴阳二气相对相待,相辅相成,没有时间便没有空间,没有精神便没有形体,阴阳互动赋予万事万物无穷的生命力,如果阴阳不能平衡,生命会枯萎,世界将会一片黑暗。

“一阴一阳之谓道”,白天和黑夜的往来有了昼夜循环,男性和女性结合有了人类延续,说话的轻重缓急有了人情冷暖,阴阳相推,大道流行往来。阴变化为阳,阳变化为阴,阴阳变化好像白天黑夜一样交替,交替当中不变的东西是道。

天地万有源于道,因为阴阳二气的流转才有生生的活力,人源于自然,人类生命变化遵道守德,循照阴阳法则,这是中医养生治病最基本的认识。

如果站在道德的格局,医者贵在无思,重在无为,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是神而明之,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上工,如国画写意,用笔不求工细,注重意态神韵,不知用心的时候才是用心的时候,不知用意的时候才是用意的时候。

其次致知在格物,用援物比类的方式学而明之,格物的方式有许多,最基本的格物方法是阴阳二分法,取法以明,自然具备领会感悟之理,如国画工笔,用笔工细逼真,精谨细腻透过画面表达性情。

工笔与写意方向一致,表现内在精神,因个人根基和机缘不同而入手方式不一样,殊途同归。还有一条路,绞尽脑汁,用零零碎碎的条条框框来高度仿真,失去各有其道各有条理的系统观,失去动静相召上下相临的平衡感。

传统文化重在精神,医者意也,不走写实路线,写意阴阳,把握天地规律,体会内在精神,没有写意的画家只是画匠,没有写意的中医只是粗工,没有写意的文化是文盲。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论人体阴阳,体内与体外互相对立,体内体外互为阴阳;人身阳经之脉行于背,背为阳,人身阴经之脉行于腹,腹为阴,背与腹互为阴阳;五脏主生静而内藏,六腑主传化而外泄,阴脏阳腑互为阴阳。

体内体外,背腹脏腑,阴阳互相对立却统一在一起,为阴阳互根,阳动,发放展开的力量,阴静,向内收敛凝聚的力量,阴阳两种力量在身体内外运转无穷,才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反之,“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死亡的节奏。

阴阳的运动可以看做能量的不断运化,阴阳两气伸展发放,到一定时候收敛凝聚,又到一定时候重新伸展发放,阴极到极点,阳就可以生出,阳至到极点,阴又再次出现,从阴到阳,从阳到阴,互相推动,循环往复。

阴阳是相对的阴阳,不是绝对的阴阳,说阴论阳有一定范畴,有一定的参照物,《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阴阳总是互根互存,截然分开便失去阴阳的意义,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不同格局的阴阳,阴阳意义不同,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中午之前阳气最盛,中午以后阳气渐衰,前者是阳中之阳,后者为阳中之阴;夜半之前阴气最盛,夜半之后为阴气渐衰,前者是阴中之阴,后者是阴中之阳。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身体的道理也如此,以背腹分阴阳,五脏属阴,心和肺位于膈上而系于背,为背的二个阳脏,心以离火为用,肺以清金治节,又有阳中之阳和阳中之阴的区分。

脾和肝肾位于膈下系于腹,为腹的三阴脏,脾属中土主运化,为阴阳上下的枢纽,因称之为至阴,至有上下往复的意思,冬至一阳复始,夏至一阴复生,肾为水而藏阴精,阴中之阴,肝属木而同少阳,阴中之阳。

膈上膈下是体位的分法,按气的升降浮沉来看,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火木土金水,木温火热为阳,肝是阳中之阴,心是阳中之阳,金凉水寒为阴,肺是阴中之阳,肾是阴中之阴,脾为中土,斡旋四维为至阴。

这种分法好像磁铁,每一块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一块磁铁断开多段,每一段又有南极北极,南极北极没有固定的地方,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南极北极在不同块磁铁中互相作用,分阴分阳互相作用看磁铁如何组合,看对哪一块磁铁来说。

这是中医的意境,如果落到形体上变成绝对的阴阳,意在气上,如磁铁一样有无限的可能性,阴阳之中分阴分阳,不同分法不同阴阳,不同组合不同阴阳,不同角度不同阴阳,大大小小阴阳之间如环无端互相转化。

《灵枢·营卫生会》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人身卫气营气运行,白天黑夜,阴经阳经相互转化,营气的运行,开始于手太阴肺经,走完六阴经,相会到手太阴肺经,在夜里,是太阴主内。卫气的运行,开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走完六阳经,相会到足太阳膀胱经,在白天,是太阳主外。平旦之时,由阴转阳,日入以后,由阳转阴。

身体与天地同纪,人体如此,宇宙万有也如此,除了阴就是阳,除了阳就是阴,阳到了极点有了阴,阴到了极点有了阳,“生生之谓易”,这是阴阳相推相生的规律。 

最高格局的阴阳造化天地,造化万物,造化生命,各个格局的道理也是如此,生生因为有阴阳的推动,遵从这个规律和原则有无穷的生机,违背这个规律和原则有生机将偏枯,偏枯的结果,“ 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阐幽探赜
后一篇:冲气为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