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依安诗
(2018-10-17 22:02:11)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天人之际 |
《诗经·七月》有一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指的是大火星,东方青龙七宿之一的心宿,七月黄昏的大火星,好像流星一样向西方落下去,九月到了,远方戍边的人需要过冬的衣服。
《七月》的主旨说法很多,一说农人控诉悲惨生活,一说周公通过诗歌教育年幼的成王,各有道理,从天文角度看,这是描写顺依时而作的农业时令诗。
夫子评价《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延伸出去,经编选的《诗经》讲究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七月》怒而不怨,节而有制。
《诗经·大雅·大东》吟唱: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有救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诗中涉及了当时民间熟悉的“牵牛、织女、长庚、启明、天毕、箕、北斗”这些星名,跟《七月》一样,《大东》问天也在问人,既然说周有天命,天真如你们这样贪婪无度吗?情感醇厚,深沉悠长。
动如参商,心宿是商星,对应的星宿是参星,参星是西方白虎七宿之一,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两个星宿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彼此不想见。
有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於大夏,主参, 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
传说中帝王高辛氏有二子阏伯和实沈,两兄弟彼此不和,争斗不已,无奈之下,高辛氏把阏伯迁到商丘主商,把实沈迁到西方大夏,缓和了兄弟间的矛盾。
《左传》中记载的是兄弟间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夏商两部族不平凡的历史,日月变换,斗转星移,有许多人许多事泯灭在了岁月的长河当中。
读这些故事或诗歌,感觉人与天地如此之近,人与自然如此之和谐。
《礼记·学记》有这样的两句话:“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广博;依,比喻。诗文状情言志,不能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广博地比喻不懂诗文。“不学诗无以言”,意在言外,表达讲究淳厚,北辰喻君德,贴切如实,醇厚中正。
四象和二十八星宿围绕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垣星名带有浓厚的社会色彩,几乎是人间在天上的另外一个世界,布局和名称非常社会化,地上有什么,天上有什么。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在北天中央,又称为中宫,以北极为中枢,《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天帝坐镇中央北极,所居住的皇宫为紫薇垣,处理政事的地方叫太微垣,太微垣各个星座由各类官员组成,天市垣是天上贸易的地方。
天帝有军队,由五种兵车组成,这些兵车行驶在阁道、辇道上,除此,还有南方、西北方、北方三大战场。
除三垣二十八星宿外,还有一条银河和银河附近有关的星座,银河为天上的河流,天帝在银河沿岸建立六座关梁,银河的南端隐没在天渊等大片水域中,在这片河道水域间,有农夫种植的大片天田,水域中生长着各种鱼鳖龟等动物。
银河附近的星座,最出名的是牛郎织女星,杜牧写《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刘禹锡写《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者阴柔一者旷达,借牵牛织女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气。
星宿图中,北辰是天的中枢以统众星,《周礼·考工记》说:“考之极星,以定朝夕。”因为位于中枢,又名司中,《周官·宗伯》规定要祭拜北辰。
整个天文图景以北辰为中枢,众星拱之,正如夫子所说,“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北辰是一,众星是多,一与多的关系恰如无与有的关系。如此看,夫子论政用北极星做比喻不是无的放矢的话,人君要像北辰一样执政,以德服众才能让大众心悦诚服,同时也看到了儒家对天道的认识,夫子在说政治,也在说性与天道。
大道利而不害,从人道论述是天下为公,夫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得天下“不与焉”,不是勾心斗角争夺来的,也不是帝尧送给帝舜的,好像北辰无为依靠自己的德性而得到大众的拥护。
《论语•泰伯》记载帝尧帝舜的德业,“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夫子景仰并且推重的的德行为则天之德,好像北辰居中不乱作为而周游四极。
《礼记·礼运》说:“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礼乐根据于天,效法于地,君主要居中守正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