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郎中
二郎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53
  • 关注人气:1,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三十七)

(2017-02-12 16:57:10)
标签:

健康

教育

文化

杂谈

中医

分类: 文化与中医

我们有意无意认为,有钱有地位了,健康和开心随之而来。

在学校努力念书,分数高不高不知道,近视眼倒是有了,坏心情也跟着来了,继续努力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地位高不高不知道,钱袋满不满不知道,三高来了,肿瘤也有了,坏心情更坏了。

健康是一种能力,开心也是一种能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学业需要付出无穷的精力和时间,做事业需要付出无穷的精力和时间。

健康同样需要付出无穷的精力和时间经营,开心需要付出无穷的精力和时间去经营,少病少烦恼的安康生活需要无穷的时间和无尽的精力去经营。

事业的经营讲究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眼光,做生意看准三年谋划三年成功三年,看准十年谋划十年成功十年,没有汗水泪水血水也没有成功。

也好像乘公交,一流的人了解好公交经过站点和时间点,安排好事情等,顺利坐上公交,不顺利也有后备方案;二流的人则是没有任何了解和计划,能坐上就坐上,坐不上走路打的回家也是回;三流的人也没有什么了解和计划,还想着一定要坐上,结果往往坐不上,坐不上破口大骂怎么公交不等人。

人生的境界也是如此,除了财富地位,还有比财富地位更基础的健康和开心,这需要眼界和眼光。

安康的程度也是如此,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有看不见摸不着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也需要眼界和眼光,需要明师指引,有严格的学问和求证的体系。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是古人的一句话,除了王道教化,还有师道教化,古代自古有尊贤的传统,这里的贤可能出自师道系统。

勉强打个比喻,王道是政府系统,师道相当于党校系统。

按这个角度,先秦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王道系统,三才格法天地人,礼失求诸野,孔子把治国平天下的王道,当时的官学开个人辅导班传到民间。

儒家是对之前王道系统的继承和总结,述而不作,儒家学问主要集中到政务上,好像现在制定政策会照顾到执行性问题,这些学问有普及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人人能学,大家都懂。

另一个是师道系统,相当于研究所大学以研究为主,往专业化精深化发展,高深物理学,一般人知道概念都觉得头疼,就别说怎么学怎么用了。

道家好像研究所大学一样,专业精深,对人各方面素质要求特别高,就好像会化学或者懂核物理,人品不好用这些黑科技害人那是太容易的事了。

三皇五帝时代,或者更上古时代,没有更多的史料佐证,估计政教合一,王道系统和师道系统合二为一,教化既是政教也是师教。

中国历史上有个非常有名的传说,叫绝天地通,传说帝颛顼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天神重和黎把天和地之间的通道截断,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

传说是传说,这可能是王道师道分离政策的端倪。

墨子是宋人,重视天鬼,那是殷商的传统,“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两个系统分开最明显的为周朝,我们也是继承周文化,以文为主,制定严格的祭祀礼仪,专业人士主持,敬鬼神而远之,讲究“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

天地君亲师,尊师重道,广纳良言也是一个传统,站得高才看得远,看得远才做得好,人生的境界也讲究虚怀若谷,没有智慧的引领,不知路在何方,也不知路在何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