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三十三)

(2017-02-03 13:30:44)
标签:

健康

教育

文化

杂谈

中医

分类: 文化与中医

有朋友生闷气,一闷好多年,在中医角度看,这是肝郁。

有朋友爱生气,一怒不可收拾,在中医角度看,这是肝怒。

两者分别是,一种是忍气吞声到内伤,直至严重内伤还继续忍无可忍,一忍再忍,另一种是让别人内伤,直至大家受伤,两败俱伤。

其实,最受伤的还不是大人,是孩子,很多人诸多不顺心里烦恼,又不愿面对压抑自己的人,只好找最弱的孩子出气,肝怒肝郁的人都会做这样的事。

孩子非常无辜,明明不是自己的错,都是大人惹的祸。

有一个成语叫“肝胆相照”, 肝与胆互相照应,借来比喻大家互相坦诚交往共事,可见肝与胆的关系密切。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主谋虑的。人的聪明才智能不能发挥出来要看肝气。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聪明才智的发挥是将军的本职,还需要一个胆来平衡,相当于军事法院,对将军所作所为依法作出审判和裁决。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胆的功能又不局限于此,好像身体的大法官,十一藏取决于胆,列为奇恒之腑,功能太重要了。

从中正的角度看,肝郁了是压抑太过,不中不正,肝怒了是生发太过,也是不中不正。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欢、愤怒、悲哀、快乐情志没有展露的时候,叫做“中”, 表现出来并且合乎法度,叫做“和”。

没有任何情绪纠结对成年人来说已经成为梦想,生活能体会到的“中”是写字时不轻不重的节奏感,骑自行车时不偏不倚的平衡感,还有说话时恰到好处的温情感……

《尚书》论人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就是“中”:

平易近人又坚持原则,做事主动坚决又有节制,能力强又能协调好关系,处事公平而持重,耐心随顺又极其果敢,严以律己而又宽以待人,行事谨慎,如履薄冰,办事方式柔和,立场坚定,与人为善而又严肃负责。

《左传》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听到《诗经》中的《颂》时,说:

“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中国人天生就有这种不落两边微妙的感觉,烹调时用各种原料用量,西方人讲原料多少克,中国人讲“适量”,“少许”或“微量”,一切皆在不言中。

因为这种微妙的感觉,中国人烧的菜比西方人按多少克来做的好吃多了。

这种评价人和音乐不落两边的最高境界儒家叫“中”,跟道家的“道”,佛家的“空”,同出而异名,在不同的领域论述这个问题。

阳明先生心学四句“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也是这个“中”。

胆为中正之官,只有中了才能正,元阳之气依靠胆的中正功能来工作。

白日里人都思虑重,不中也不正,夜里11——1点胆值班,中正之气起来,身体功能就恢复了。

这也是大家要早睡的原因,平日里中正之气已经不足了,夜里还不让中正之气来当值,就好像社会没有公平公正的法官,天下大乱的节奏。

少了中正之气,肝郁肝怒只是一个方面的病,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病,比如胆本身的病,胆息肉胆囊肿,有人甚至把胆也切除了,让兄弟肝情何以堪,人不中不正,将军出错的几率很大。

将军一出错,要么在身体乱打仗,要么在外面乱打仗,吃亏的自己和身边人。

正了才能中为正中,《大学》说“诚意正心”,意不诚心不正,中无从谈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