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二十七)

(2017-01-12 14:09:31)
标签:

文化

杂谈

健康

中医

分类: 文化与中医

格物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尽到最后尽的是天性。

性与天的问题是先秦经典的核心,恰恰,我们忽略了这个核心,有意无意混淆性与天的内涵。

在儒家经典里,性与天有严格的定义,

儒家的传统,“敬鬼神而远之”,人就是人,没有太多玄乎乎湿腻腻的味道,“人之初,性本善”,人禀性之中善良正直的气质就是天性。

古代“蒙以养正”,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如果这个人没有正直善良的品质,连人的称呼都不是,叫做“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那个见利忘义喜新厌旧的“氓”。

到了成年,再教一个普通人如何变成一个“大人”,做一个心中有他人,为国为民的人。

《中庸》这样定义 “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上天所给予人至真至善至高至大的禀赋叫做性。

也由天性出发定义“道”和“教”,遵循天性做事叫做道,修明此道而加以推广叫做教。这个道是片刻不可离开的,可以离开的那就不是道了。

离开了叫“离经叛道”,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没有人教没有人学,这个天性也慢慢离人而去。

天在哪里?天最远也最近,最大也最小,最高也最低。

《中庸》说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君子之道为天之道,这个道功用广大而本体精微潜藏,匹夫匹妇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其中滋味,涉及道理高深奥妙的地方,即使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匹夫匹妇虽然没有什么德没有什么才也可以知可以行,涉及到高深奥妙的地方,即使圣人也会有不能做到的地方。

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察身以知天,天就在我们身中,才有“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一步步往最远最大最高处处接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尽己之性,自知;尽人之性,知人,尽物之性,知物,尽天之性,知天。

天地之大,万物之多,一个“尽”字何其难。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格物至尽,知天下万事万物而能济世救人。

这是知的高度,一个“知”字何其难。

人贵自知之明,格物了未必知,格物了还可能狂妄自大,神机妙算,算来算去把自己算进去了。没有“诚意正心”,知了未必周乎万物,知了未必道济天下。

“大德者,必受命”,德者得也,命者天命,只有大德之人才真得天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