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心的行走(六)

(2016-01-21 13:28:51)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题外二话

我们明早约一个人九点到。

假如这个人九点后到,我们自然而然生起一股情绪,认为这个人不守时,浪费了我们的时间。

或者这样的情绪后面潜台词是,不守时是个非常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有了基点之后,我们认定这个人必须九点前到,九点前不到就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我们还会认定如果这个人不是九点前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生气,有足够的理由给对方一个提醒……

我们再仔细考究,潜台词还有很多,比如,九点前不到是对人的不尊重,确切说来,是对自己不尊重。

如果,我们不去追究这个人是不是九点到这个行为,而是看到我们后面的潜台词,可能我们的情绪不那么容易起来。

比如,我们知道事情可能会有变化,说九点左右到,对方九点后到我们可能没有什么情绪也没有什么说法。

比如,我们多点宽容,不是每个错误都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方九点后到我们可能没有什么情绪也没有什么说法。

比如,我们不太在乎别人怎么尊重自己,对方九点后到我们可能也不会有太多想法。

……

或许会发现,一个人的情绪和想法是活在一个人的潜台词里,而这些潜台词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们习惯于向外面去要求他人,我们习惯于向外界去索取对方。

“三才者,天地人。”

《三字经》如是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千字文》的一句话,这是古人的蒙学教育,给孩子们上的课,《千字文》还说: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读到这些话我们也很容易起反感的情绪,自然而然生起一个想法,这是迷信的想法和行为。

这些最寻常的话语在我们面前好像起雾一样,跟我们的距离很远很朦胧,我们天生就带着有色眼镜一样,还没有弄清楚什么回事就聪明下个判断。

在这些的潜台词中,我们不自觉赋予了“恬淡虚无”,“天人合一”这些词语以“迷信”的色彩,是没有学识没有文化的表现。

这些自然而然的反应可能不是那么自然而然,就好像九点钟到这样的例子一样,在我们心底里很少有点反省与检点自己潜台词的态度。

最事实的态度,无论这些是真是假,起码我们抱着一个宽容尊重的态度,起码有一个了解的姿态,了解清楚了我们才有发言权。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容易“科学”地看问题,我们容易“科学”地处理问题,不过,如果没有发现这些潜台词,我们学的是传统之学,我们的底层依然是那样的,只是新瓶换旧酒,没有多大改变。

反过来,我们走进传统,也太容易“传统”地看问题,“传统”地处理问题,排斥现代的任何东西,苛责现实中的一切,底层依然是那样的,只是新瓶换旧酒,没有多大改变。

我们太容易把片面当做真实的世界,把断层以为生命的全部,把自己认定的道理当做真理,灯光照亮一片天空不一定是整个天空。

只是科学,只是传统,我们很容易掉进自我的情绪和自己的成见里,我们内心太多毛病没有发现没有改正。

在我们周围,似是而非的信息太多,自高自大的话语太多,自以为是的态度太多,稍微留心,后面多多少少有自我的情绪自己的成见。谁最正确?谁代表真理?……

恐怕,这个答案无人知晓,我们能做到是真诚地在内心行走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履深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