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天(五)
(2015-12-27 12:10:54)分类: 题外二话 |
中国人见面,第一句话:
“吃饭没有?”
“仓廪实而知礼节”,肚子饿得呱呱叫的时候,很怀疑古人是不是经常像我们一样饿肚子,先关心肚子问题,礼节问题以后再关心了。
回过头来想想,这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很有可能,一方面关心有没有饭吃,另一方面关心还能不能吃饭,照之前的说法,不能吃饭人的生命基本走向尽头了。
不过说五谷适合我们还是有点不可置信,用车来比喻,大家聊起车的时候,关心油价的同时,常常会问:
“你的车用几号汽油。”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关心的可能不是你的车有没有汽油的问题,关心的是这部车用什么汽油燃烧率最高,怎么用最省油。
或许,老祖宗流传这句话的用意关心的你吃的是不是饭,关心的也不是能不能吃饭,关心的是人要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才长身体,才养精神。
就好像总有一号汽油适合你的爱车,所有食物中,米最适合人身体。
当然,猴子除外,喜欢吃水果,天天吃水果。
达尔文有猿猴进化为人类的说法,从有些人只吃水果不吃饭的习惯也不排除有些人是这种物种进化而来。
不过,文以载道,文字考证,中国人不是猿猴进化而来的可能性很大。
“谷”字的像人脸的写照,还把人最透亮的地方点了出来。
最下面的“口”是人脸的口,中间“人”像脸中间一撇一捺,“谷”字上面两点是点睛之笔,代表人的两只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神韵的地方,也是最不骗人的地方,人的脸可以像墙一样一层又一层的粉刷,眼睛却怎么也粉刷不了。
善良的人,眼神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卑鄙的人,眼神射放着刺利的寒光,坚强的人,眼神充满自信与勇敢,胆小的人,眼神摇摆着恐惧与懦弱……
看看眼神就知道人品如何,所以孟子也说: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别听一个人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看看他的眼睛,别听一个人说满腔热情,头头是道,看看他说的话做的事有没有常理,也别听一个人说什么食物保健好,什么方法不可或缺,看看“米”字,瞧瞧“谷”字。
文字知道答案!
五谷不仅养人身体,还养人精神,食肉者鄙,食谷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