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八)

(2015-09-28 22:39:51)
标签:

中医

我们

情语

开方

天地人

分类: 文化与中医

 

医在中国,叫中医,这是地理的概念。

医发源在中原,叫中医,这是历史的概念。

医在用“中“,叫中,这可能是文化的概念。

古代的时候,我们的民族聚居在中原这块地方,区分中原这块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不是我们的衣服,不是我们的用具,也不是我们的肤色眼睛,而是我们的文化。

我们祖宗严格地以文化严格区分我们的民族与落后的“蛮夷”。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行用中国礼教的叫“中国人”,不行用中国礼教的则叫“夷”,没有种族的区分,没有血缘的区分。

我们的文化又是什么?

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东西,瓷器、剪纸、刺绣、玉雕……

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人物,孔子、孟子、列子、庄子、司马迁、诸葛亮……

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书本,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对联……

……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共同的特点,这个词可能叫天地人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中与和连在一起,中为本性,和为原则

 “天大地大人亦大”, “三才者”,天地人,人是顶天立地的,人立足天地之中去思考和探索和谐之道,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为,更加是一种境界。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这是兵家之道,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平之道。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这是诗文之道,好的诗文景与情,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因相成,不可分离,讲究的是应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是为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随便附和但和睦相处。

孙真人《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这是为医之道,修的是心平气和无欲无求,行的是诚心厚德和合含灵。

……

这种精神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做生意我们讲“和气生财”,为人处世我们讲“以和为贵”,在家里我们讲“家和万事兴”。

中医也讲“中”之道“和”之法,五行辩证,六经辩证,辨的是偏离“中和”的不常。

五行辩证,五行有五行的“中”,六经辩证,六经有六经的“中”,这是学习中医的捷径,也是通达文化之道,再进一步有三才有阴阳,也是中的学问。

中在身心讲“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这是对中医“中”的基本要求,性命事大,心烦意燥会把证辨错,也会把方开错。

把脉的时候并排而坐,病人跟我们一家人,身同感受,祝福平安健康如意吉祥。

看病的时候强调养生之道,是药三分毒,培养良好的习惯,修养良好的心性,不到万不得已不开方。

看病行的是王道,养生讲究身心和谐,开方讲究君臣辅佐,注重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平衡,中正平和没有偏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