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三)

(2015-08-08 15:18:04)
标签:

健康

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化与中医

读书的时候学习地理,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样的方向感很久很久,久到忘记了还有别的方向,读《易经》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河图洛书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两张不同的方向感很别扭,看现代地图的时候记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读古书的时候又千方百计让自己记住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这样别扭怎样也习惯不起来,开始以为好像我们的马路靠右行驶,有的国家行人车辆靠左行驶,只是习惯的不同。

后来却发现背后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现在地理方位,是一个“我”在看一个地方,多多少少,有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一个打量的姿态,还有一种征服的味道。

“我”在看对方时,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是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发生关系有个清楚的联系,那是逻辑。

“我”在看对方时要“客观”,要“公正”,慢慢,我们会忽略“我们”的真实体会,会忽略掉我们如何真实地活在这个大地上。

我们也会忽略掉别人的真实体验,用我们的思考与理论去评级别人,身价高了一个台阶,心理多了一份自大。

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在地理的地图上,也贯穿所有的学科,也慢慢贯穿我们的生活,我们总在自觉不自觉用我们的知识去打量他人,用我们的立足审视世界,我们总在自觉不自觉站在一个自以为是的高度去批评他人,充满愤闷与不慢。

以这种方式看身心,“我”在客观地研究身体,“我”在客观地看病,都是别人的错,都是病菌的错,很难反求诸己,找到病由心生,我们的“病”只是因为看待世界对待事物的方式引起。

也不会关注病人真实的感受,忽略病人真实的状况,仪器说了算,人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地方。

以这种方式学中医,“我”在寻找一种真实的构图来描绘整个身心,“我”在找一个方法或者途径来治理身心,我们与世界充满矛盾,充满对立。

而在矛盾与对立中,我们的生命渐渐活得焦躁,活得不安,或许我们有钱花,有东西用。

以这种方式来把脉,病人坐在对面,方位与“我”相反,我的东是他的西,我的西是他的东,我的北是他的南,我的南是他的北,忽略掉对方的感受。

河图洛书的把脉方式,也是古老的方式,与对方坐在一起,自己的东是他人的东,自己的西是他人的西,自己的北是他人的北,自己的南是他人的南。

自己与对方是一起的,没有你我之分,人与世界是消融的,理解对方,体贴对方,关注人真实的感受。

这是我们看待他人的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理解对方,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也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没有我与他,没有这里和那里,我们本来同命运,共呼吸,来自同一个地方,到同一个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