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杏林》之四十九:祖宗
(2014-08-20 12:48:45)
标签:
情感 |
分类: 路过杏林 |
父亲最关心的一件事是爷爷安息的地方。。
父亲说,他的爷爷已经没有安息的好地方了,年纪轻轻下南洋,抗日胜利归来的时候中途忙去不知葬身哪里,亲人们都找了好几十年找不回来。
父亲还说,爷爷的爷爷就也没有安息的好地方,亲人们也是找了好几十年找不回来,只好用衣冠来代替。
父亲很执拗地认定爷爷生前没有享福,去世后一定要有个好地方安息。
在父亲心中,总有个愧疚,爷爷不仅抚养了几个子女,中风了拖着半瘫的身体还照顾孙儿。而作为子女,没有照顾好自己的父亲。
小时候,父母出外谋生,与爷爷相依为命,如果那时候有留守儿童这个名词,我们是最早的一批留守儿童,广东开放得早,偏远山区的人跑到珠三角谋生,孩子都留给了祖辈。
爷爷那时候已经中风多年,身体偏瘫,一瘸一拐地干着家务活。
出去买米,骑自行车骑过好长好长一段路,过没有栏杆的独木桥,爷爷吩咐我小心点。
吃肉的机会很少,爷爷最爱煎豆腐,用左手稳住锅,右手用锅铲不断地翻着豆腐,翻出来的豆腐金黄金黄的,小时候最喜欢吃这样的豆腐,到现在依然爱吃。
没事的时候,爷爷会教念“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再没事的时候,爷爷会说他老祖宗的故事,说很多很多听得明白又不太明白的事。
听说,我们祖宗不断往南走的时候,一定要带两件东西,一件是族谱,一件是祖先的骨灰。
听说,我们祖宗都是为了后代,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到爷爷父亲的时候,还为了子孙的前途下南洋辛勤打拼,爷爷的几个兄弟姐妹还在南洋。
听说,我们生存下来不容易,多少先人抑郁而终,多少先人含恨一生,多少先人妻离子散。
……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离开祖宗,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远离故里,不追求这是什么意思,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读到这句话,突然泪流满面,愧对列祖列宗,我们习医什么时候想到了父母,什么时候想到了祖宗,什么时候想起了子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祖宗是根是干,子孙是枝是叶,枝叶茂盛的时候我们忘记了了我们从哪里来,忘记了我们从哪里去,也忘记了医之本来的面目,也忘记了人之本来面目。